答:我看到了这位姑娘应该怀着一种挺难过的心情来给我们投稿,我们理解她的心情,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给所有处在交友困境中的读者一份指引,帮助大家寻找到人生中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真正的好朋友。
1
第一部分,操作篇
在操作层面上,以下几种能力对于交朋友非常重要。
第一种,关系的分辨能力。
你要知道,在所有朋友中:
什么人是跟你一起喝酒的;
什么人是跟你一起喝茶的;
什么人是玩伴;
什么人是伙伴。
朋友分很多种,而很多人却没有学会去区分这些不同的关系。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电影,通常只看到正派跟反派,好人跟坏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不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但当长大之后,我们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的。
一个人长大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不再用是非黑白这么简单的标准看待一段关系,看待这个世界。
哪怕一个人今天做了再让你伤心的事,你也能从他身上看到他的可取之处,这就是「关系分辨」的能力。
不要随随便便给一个关系贴标签,但也不要随随便便把一个人看做好朋友。
你要分辨清楚,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种,需求分类的能力。
不管是交朋友的痛苦,婚姻中的痛苦,还是其它关系中的痛苦,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试图把所有的需求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但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个套餐。如果非得把所有东西放在一块熬一个八宝粥,就什么都混在一起了。
那交朋友是一个什么套餐呢?
你会发现,有人会跟你一起去看电影,或者晚上一起去酒吧喝杯酒,跳个舞,这是一个玩伴。
但是,也有人是跟你一起去上自习的;还有人,会跟你一起去健身。
这些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你说你“看了一本书,不会推荐给她们”,难道你看了一本书,就厉害了吗?难道喜欢读书的人就香吗?
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你要是真的想看书,有那么多读书会,你可以去参加读书活动。那里面全都是喜欢读书的人,大家就一起读书,一起做书友。
所以,你需要具备一种对自我需求的觉察能力。
从零开始,慢慢培养对自己需求的觉察:
我有什么样的需要?
我现在究竟是寂寞了?孤单了?要找个人一起玩?
还是,现在一个人学习学不进去,要找一个学伴?
又或者对这个世界很好奇,要去探险,想要找人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例如,我们有个主创小组,小组里的成员对我来说就是创作伙伴,甚至是人生成长的伙伴。我们会交流对每一个故事的看法,每一期内容的主创也都会被标注在文章结尾。
对我来讲,我们的关系就是我有一颗探索世界尽头的好奇心,我想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的,理解人与人是怎么回事,理解关系是怎么回事,我有很多这种无穷无尽的好奇。
那我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创作小组,有这样一种创作伙伴的关系,然后我们一起去探索。
而如果我的创作伙伴他们也有这个需要,那他们就可以跟我一起来创作,这就是自我觉察的能力。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了关系分辨的能力和需求分类、自我觉察的能力之后,还要培养自己吸引别人的能力。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化动物,人跟人之间构建社交关系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被一个人吸引。
而且,这种吸引不一定是两性之间的吸引。
你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人缘特别好。虽然他们家里不一定大富大贵,长得也不是很好看,也没那么让人惊艳。但当你跟其相处时,就感觉自己被吸引了,就是喜欢待在他们身边。
因为在这种人身边,你能感受到他们有一种特有的能量场,感觉自己在被充电。
这,其实就是吸引人的一种特质。
这种特质,是种非常复杂的混合体,它会从一个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其中,包括了理解别人。
当你跟这种人在一起时,你感觉有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就会被理解、被看见,走到他那里就是开始充电。
但同时,他也有他的表达能力。
哪怕你们之间产生了不愉快,他也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不开心,我不舒服”。他不会闷在心里,他能够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他能够理解你,但也能表达他自己,同时他有一个独特的自我精神世界。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对别人的吸引能力。
而对你来说,只有你也能够吸引别人,你才能够真正交到朋友。
因为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如果你没有吸引别人的能力,别人又为何愿意花时间跟你走到一起呢?
综上所述,你要学着分辨关系,你要能够自我觉察,学习怎么吸引别人。做到这些,你一定能够交到一些朋友。
然后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你肯定要对关系做筛选。
当然,做筛选的时候要有一些前提,一些心态建设。
接下来,我就阐述一下结交新朋友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建设。
2
第二部分,心态篇
第一,发心最重要。
如果你跟一个人做朋友的发心是向内的,是自我甚至是恶意的,其实很难交到朋友;而如果你的发心是向外的,善意的,那就比较容易交到朋友。
举个例子,聊天记录里,你发了一个图片,然后说:“减肥的一天”。
这就有点像在说,“你看,我有多厉害!”
与其这样,你倒不如真诚的说出来,“我今天又想办法减肥了,你们要不要夸夸我”,这样别人可能感觉还舒服一点。
因此从发心的角度来看,如果你只是为了晒自己减肥了多么厉害,那么这种晒的感觉中的这个发心,就让人挺不舒服。
关于发心,我的主创伙伴提供了一个例子:
她来一线城市工作三年了,曾经就遇到过以前的同学跟她聊天说,“诶,你去了一线城市应该过得很辛苦吧?那里房租很贵吧?”
从这个问话中,我们其实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发心。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回应她说,“确实,一线城市好辛苦,房租好贵,过得很痛苦。”
那个人似乎也就放下心来:看到你跟我过得一样惨,看到你过得也不太好,我就放心了。
发心,是非常本质的一件事,所有事情到最后,都是起心动念的问题。
如果你交朋友没有一个好的发心,你的一言一行,到最后都是问题。
第二,不要活在过去。
交朋友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这是一种必然。
一个人往前走,就必然会引起社交圈的新陈代谢。
如果我们非要抓住昨天,我们就永远只会生活在昨天。
如果我们不能够树立一个抓住今天面向未来的心态,那我们就会揪着这些过去的事情不放,并且很容易沉溺其中。
第三,避免产生损失厌恶的心态。
人都有一种本能,都会害怕面对失去,害怕面对损失。但失去,有时候是自然的事。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非常真诚地认为,我们仨是彼此最好的朋友,甚至我们曾经跑到一座山上,在一个石头上刻下了“潘升与某某某,某某某,我们三个人永远不分离,十年之后再相见”这一类的话。
可是十年之后呢,我上了高中,我跟他们互相都没有再联系了。
这并不是说谁是坏人,谁做了错事,只是我们的人生需要去面对一件事情: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分离的。
我们要拥抱生活的变化,面对可能的失去。
如果把生活中的一切看做是一种“我拥有”,那我们永远会厌恶失去;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我们只是在不断走向新的生活。
第四,世界是非线性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型,也是我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以及交朋友时最重要的一个心态。
我们小时候,或者相对来说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面对交朋友、面对这个世界,常常有一种线性的目光。
比如,两个人从陌生人开始慢慢认识,到熟人,再到朋友,最后可能就像你现在跟他们聊的不愉快,你退群了,你们作为朋友的关系结束了。
整个过程有开始,有阶段,有结束。
但真实世界,其实是关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不是我们安上了一个朋友的标签,安上一个夫妻的标签,或者安装了一个其他标签,关系就永远这样不变了,其实不是。
还有可能发生的是,如果未来你有足够强大的能力,你会发现总会有人和你一见如故。
认识的第一秒,你们就知道彼此是对的人。
也有可能昨天两个人还如胶似漆,爱得死去活来,但这一秒你忽然发现,原来他是那个背后捅你一刀的人。
还有可能是,现在你觉得他是捅你一刀的人,但等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你才发现原来那时候他是真的为了你好。
人生充满了误会。所有这些戏剧性的变化,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情:
我们从小到大都把这个世界当作是线性发展的,我们需要一件事必须从开始到结束。但其实,我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个心态是我在三十岁之后才建立的心态,它叫「非线性发展」心态。
即允许并接受所有一切的发生,同时,也抱着一种好奇,期待一切的发生,并且都能接受,能理解。
最后,也祝愿我们的所有读者,一起来拥抱这个世界,接纳,允许,让这一切就这样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