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蔡垒磊的《认知突围》偶感
没有经营好自己 不足以谈人脉一个人需要不断认识自己,清晰定位自己在各种环境下的角色,才能活得妥帖自然,活出自己应该有的模样。
人是社会性的,喜欢扎堆、喜欢热闹是本性,加上后来的人脉、资源、圈子概念影响,社交、应酬成了不少人生活的重头戏。
然而,是不是每个人搭上时间、情感、财富,就能营造出自己的所谓圈子,值得思考和商榷。
有句话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人和人愉快交往的前提是大致能够实现等价交换。是的,等价是核心意思,即互相有所满足。换句话说,没有经营好自己,提供不了对方等价的资源,不足以谈人脉。当然这个资源范围很广,不一定非是金钱物质,不一定非是相互成就的功名利禄,能让人眼界开阔、思维提升的交谈能力也是一种价值;有极高的涵养让人和你相处舒服如闻兰花清香也是一种价值。
如果你不具备和对方大致等价的交换价值和资源,双方关系往往难以长久,你口中所谓的人脉,也大多是自嗨式的一厢情愿。
最近几年,有各种知识付费的培训课程,许多学员慕名缴费参加。讲课中间和最后,不少同学会蜂拥而至请求和老师合影,请老师签名,送老师礼物,主动加老师微信……这些作为烘托现场气氛,表达一下对老师的尊敬无可厚非,但有的学员把这合影签名和微信拿着到处张扬炫耀,说得好像自己和老师真的就怎么样似的,就有点认知偏差了。老师各地讲课已经成日常,每天都会遇到海量的陌生学员,仅凭一面之缘,就认为和老师建立了连接,是一件略显可笑的事情。
最好的方法是,在这一行持续深耕,作出一些成就和业绩,让老师看得见你,觉得有和你沟通交流的价值,并真的愿意和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到那时,你和老师才能说彼此为人脉,为资源。
多年前,一个远房亲戚因为孩子工作的事情,托了天大的人情拐弯抹角找到一个在政府做事的人,请人家吃饭,花了平时自己省吃俭用好久的钱付了账,对方始终没有一句诚恳的话,旁人怎么听都是在敷衍应付。事后,一直陪在旁边的另外一个亲戚说:“以后再也不要求人了,有多大本事,端多大饭碗,靠自己两只手生活吧。”远房亲戚讪讪地说,咋说也算多认识个人吧。可怜他还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而那位政府人员怕分分钟将他和这顿饭忘得一干二净了。
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人和人之间懂得了遵守一定的界限。
那些可以为别人无私花时间和精力的人值得敬佩,但也确实感觉到,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变得越来越宝贵,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能尽量价值最大化。
所以,对自己来说,除了服务自己目标的事情,漫无目的地追剧、刷手机、闲聊、闲逛能少则少;对人际交往来说,如果你处在低价值端,感觉自己并不能给对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愉悦精神的朋友交往除外),尽量不要过多浪费对方的时间,因为人家可能有比应酬你更重要的事情,你也同样有比攀扯这低效或无效社交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处在高价值端,力所能及,能帮就真诚帮一把,不能帮,也尽早给人明白告知。
道理千千万,做好自己是关键。只有自己不断提升强大,人脉资源才会不断升级更新,才有价值可言,而在这之前,丢掉奔走辗转于各应酬场面营造的那些假人脉,踏踏实实做一个专注于自己目标的人吧,哪怕孤独。
作者微信公众号:湛蓝星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