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作者: 坐看云起明月时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06:00 被阅读0次

  早上,我还在半睡半醒间,凯文醒来之后,一个人跑去客厅自顾自的看起电视来,我被电视声音彻底吵醒。没睡醒的我烦躁的踢一脚坐床边看手机的先生:“看你儿子,大早上的醒来就看电视!”意思是要他管教下儿子。

  聊天记录 接着老公端着家长的权威对儿子说:“一早起来,就看电视,也不刷牙洗脸去?”没想到立马被5岁半儿子回答的无言已对:“还说我,还说我,你自己不也是一醒来就坐床上看手机?”然后我突然睡意全无,坐起来和老公四目相对,脑子里想到的是:孩子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家庭的一面镜子!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张白纸,现在的样子,是我们一手涂抹的,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

班杜拉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他找来72个3到6岁的孩子,把他们分成2组.分别让成人带着.一组成人扮演的角色是攻击性的,而另一个是温和的.

首先攻击性角色的成人带孩子来到一个实验室,实验室中有波波玩偶,还是许多玩具.成人让孩子站在一边.然后他开始用拳头打玩偶的鼻子,脚踢,拿锤子敲打它的头部等.

同时口中不断侮辱玩偶,说“踢死它”,“怂包软蛋”.同时成人也会说玩偶很强势,倒了就回来了.

另一个成人带着一组孩子,来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同样是玩偶和玩具.而成人只是在一旁摆弄玩具,并未去攻击玩偶.

10分钟后,两组孩子都会被带到了别的房间,房间里只是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但同时告诉这些孩子,这些玩具不可以玩.让她们产生挫折感.

过了一会,孩子们被带到了最后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出现了攻击性的玩具,如锤子,标枪等.除了这些还有玩偶和许多好玩的玩具.每个孩子允许在这里玩20分钟.成人需要离开这个实验室.只留下这些孩子.

班杜拉在外面通过镜子观察发现:

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们,倾向于模仿他们看到的暴力行为.而未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们,攻击性比较弱.

可能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也证明了观察过暴力行为的孩子更具有攻击性.

这个实验室的成人只是临时的演员,和孩子的信任感并不强.

而与我们孩子朝日相处的父母则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自然是深刻相信的,自然会去模仿.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中讲到,有一个妈妈无理取闹在骂人,而女儿看到后,不问缘由地也跟着破口大骂.女儿为什么也这么泼辣,从妈妈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子.

    所以孩子行为是我们自身行为的反射,是我们反思自己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nk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