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生死多数时候都是掀不起波澜的,一场娱乐明星婚变的口水战足够将对几条人命的关注撕得稀碎,扔进信息碎片化的“纸篓里”难寻踪迹,“娱乐至死”大概也就这般程度。
当网上还在疯传贾乃亮“爱的卑微”,PGone的粉丝扬言买热搜用“地沟油”搞垮《紫光阁》时,新闻纸上一篇题为“云南镇雄3死4伤案 警方认定凶手为孩子爷爷”的报道显得声音微弱。
1月7日,云南镇雄法地村李明华家着火,3死4伤,最小的死者才5岁,凶手正是新闻标题里所说的“爷爷”——李明华。在镇雄警方的通报里,李明华在纵火之后服农药自杀,遇难的5岁儿童是李明华的孙子,一起遇难的还有李明华的老婆,另有4个孙子因伤情严重至今还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查找所有的公开报道,并没有直接的消息揭开李明华纵火的真相,而家属至今无法相信李明华就是凶手,他们用土葬的方式将逝者安葬,希冀有一日会出现新的线索可以开棺验尸,毕竟在邻里和家人眼里,李明华对5个孙子一直疼爱有加。《新京报》的报道中引用了村民的一点猜测,同村人觉得李明华之所以有如此分裂的行为在于“缺少关心”。猜测的依据则是李明华性格内向少言,遇事不愿多说;孩子常年在外打工,李明华与老伴带着5个孙子生活不易;再就是李明华近来精神恍惚。
真相一定不是“凶手是李明华”这样简单,总之我们暂时或者往后都将不得而知,社交圈里关乎一对明星的婚变论战依旧热度难减,而过去一年多的某宝婚变也从没有忘记过提醒一众粉丝,“这个世界上不幸的男人其实还有我”。
距离镇雄这场纵火案不到一个月,2017年12月21日,南京六合区一位81岁独居老人被发现在家中离世,发现时距老人死亡已过了两个多月。老人死在举家团圆的中秋节,她用秀气的笔迹留下一封遗书,遗书中有言:我于昨晚走了,走时心如止水。老人在遗书中不忘转达自己的孩子,“遗体速火化,一切从俭”。
南京六合与云南,两则新闻事件的事发地本来相去甚远,但却折射了一个相同的词——留守。留守,在中国的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以及广布的农村早已是一个难以规避的社会问题。而在各种社会服务远远落后、甚至迟滞不前的农村,个体多是以“习以为常”对“留守”毫无认知,基层组织的得过且过、形式过场也让这种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灰犀牛”。然而无论人们的认知层次差距如何,不堪负重都已让留守者“四面楚歌”。
中国式的父母有些是很累的,他们的一生多活在了这样一个轮回中:将小的养大,将大的养小,再将小的养大。一个轮回,入土为安。有人该问,“将小的养大”好理解,将“大的养小”又当怎么解释?孩子小时豁出命给他们最好的生活,孩子走出社会购房买车、嫁娶生子无一不操劳过度,末了还得替子女再将“孙子辈”抚养长大。这样的中国式父母无处不在,只是在农村这个过程尤为艰辛。
李明华与老伴均年事已高,除了自己留守,他们还需以年迈之躯养牛、养猪,张罗十多亩田地以补贴家用。家境贫寒,亦是本村唯一的外姓搬迁户,在一间年久失修的老瓦房里,两位老人本本已生活拮据,而膝下子女皆常年在外务工,留下5个孙子需要老人照料。除了村民口中的“缺少关心”,在不可能有任何“心里干预”的农村,心理问题无一不被“精神病”一概而论。
在李明华的家庭悲剧里,两代“留守人”关于生活与未来的种种想法都在付之一炬后破灭,年过六旬的老人不再有机会享那天伦之乐,5岁的孩子可能不曾看见外面的世界,但他已没有机会看见未来的样子,更可能直到现在他依旧为自己身在天国而莫名其妙,甚至不知埋怨于谁。
李明华夫妇的生活至少是中国农村绝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生活,除了日夜辛勤劳作,他们的生活别无他物。老人的留守、孩子的留守,最可怕的不是一场真相难以名状的火灾,而是那只“灰犀牛”虽然早已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还误以为这一切只是“暂时的”。
我曾亲眼目睹一个农村留守女孩的成长,从默默流泪,到静如止水地送走外出务工的父母,她们无法选择出生,所以学会默默接受了生活,这种酸楚远比那种“孩子渐渐懂事”所带来的安慰要更清晰地被体味。正如留守的老人只有劳作,留守的孩子只有学习和动画片,以及缺少陪伴的长大。对此,又岂止是一个家庭的责任。我在基层见过很多墙上的标语,诸如“关注XXX”、“关心XXX”,然后付之一笑。
2018年1月11日,“云南镇雄3死4伤”案件告破,我感到有些难过。也许爷爷未必是“真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