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司马光有不在场证明吗?

司马光有不在场证明吗?

作者: 王钢微言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10:50 被阅读0次

给小孩子上一节能够激发思维激荡的课,挺难的。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语文课,是用假问题来上成了流水账。而更难的,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原本就耳熟能详的内容。所以,用心的老师就不能不绞尽脑汁,不能不力图推陈出新。

比如杨丹丹老师上《司马光》。

对于丹丹老师,我接触不多,但是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位非常热爱学习,非常热爱学生的姑娘,而且很有激情,很有幽默感。于是,当那个问题抛出来时,我有那么一点意外。

“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

这,难道不是一个假问题么?是一个必然得到众口一词的假问题?

而这样的问题一旦抛出来,就会有聪明的小孩儿会揣度老师的用意,一定会有人独排众议:“不,我不这样想!”

果然,在大家都喜欢司马光的声音中,有孩子说:“我喜欢群儿,也就是一群儿童。因为他们可能去找大人帮忙了!”丹丹老师则顺势追击,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了那个“一儿登瓮”:“这个孩子不可爱么?他是不是一个惹是生非的熊孩子?”

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新月教室的孩子,是名不虚传,甚至有个女生讲出了“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快乐,而没有快乐就没有灵魂”的句子来。

我明白过来。

丹丹老师的意思,是想告诉孩子们,司马光诚然是与众不同的,是叫人佩服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每一种性格都是值得欣赏的。

下课了。

孩子们几乎是雀跃着离开教室。

我听到有孩子不住地说:“这堂课太有趣了!”

丹丹老师抹了把汗,来到干老师和马老师面前,先开口检讨:“我上得很有毛病……”

但是,她所认为的毛病,不是干老师和马老师所认为的最关键的所在。

语文课,最重要的不是热闹,而是要紧扣文本。

熊孩子这个问题的热闹是不是跑偏了?

两位老师指出,这篇小文放在“人性的光辉”这一单元中,意在表现司马光的临危不惧。而“熊孩子”同主题关系不大,这样用力,是不对的。马老师说:“你要从文本入手啊,群儿戏于庭,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势何等危急!”对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司马光的光辉,正是在此时绽放啊。

丹丹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故事,孩子们都已经很熟悉了,我就想能不能上出点不一样的来……再说了,我查了很多史书,觉得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假的……”

干老师却不以为然:“怎么会是假的?你如果功课做到了位,就会确认,这是一个最不可能假的真故事。”

马老师也点头:“是啊,故事中那个被救的孩子,也有有名有姓的相关记载,还曾立了报恩亭表示感谢。还有,当它成为了我们的文本,那么真假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我们如何通过文本来引导孩子去朗读、思考、表达。”

丹丹老师若有所思:“还有一点,司马光当时到底在不在场,是不是也要讨论?我觉得,他很有可能不在场,因为‘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应该在读书,闻声赶来吧?你看,文中没有点明他在现场。”

干老师笑了:“多读几遍,你会发现文言文的逻辑、行文非常严谨,会发现司马光一定就在现场。”

我悄悄百度了一下,从溺水到死亡,只需要七到十分钟。如果司马光不在场,怎么能及时赶来?这是不是也算佐证?

干老师再次强调:“语文课,要读文本,这是重点。”

这只是课间的一次随机讨论。

而这次讨论所涉及的,并不简单。

想想吧,如果司马光真的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能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持石击瓮么?

即使凛然如成人,他依然是一个孩子。

所谓的急中生智,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我猜,他也是一个敢于登瓮的熊孩子。

他一定在场,他的场,是童年的场。

今天,我们所希望的孩子,可不是少年老成的孩子,而是生机勃勃的儿童。

相关文章

  • 司马光有不在场证明吗?

    给小孩子上一节能够激发思维激荡的课,挺难的。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语文课,是用假问题来上成了流水账。而更难的,是和孩子...

  • 在场证明

    所有的自我都已经不在,如何证明我还存在?难道真的是一个logo的问题?

  • 在场证明

    军子可能接收到我问候他的意念了。 早上六点就给我发消息说,柏勇,我有个理论讲给你,你要不要听一下。 我十点钟起床的...

  • 不在场证明

    无处不在的背叛 角色:谢诚 ,郑磊,曾玲,警官,林媛 #1 郑磊:贱人!老子电话都打爆了,你现在才回,可以的啊你!...

  • 不在场证明

    ——一只毛毛虫的伪装智慧 一只肥硕的毛毛虫正在从刚刚用过餐的树枝上向另外一个树枝上爬行。虽然很艰难,但它必须完...

  • 不在场证明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bilibili专栏,ID:人间暂留计划,文责自负。 一. “好久不见,毕业七...

  • 老板,领导与员工

    老板:不需要在场证明领导:不在场证明---开会员工:详述论证一下不在场的证据,以证明这个锅不是你的

  • 阅读小语|鸡毛蒜皮or伏笔?

    《绝对不在场证明》这本书,第一个故事《钟表店侦探与跟踪狂的不在场证明》完全吸引到我,有好多细节展现出每个人鲜明的不...

  • 破不在场证明

    周瑞 我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上学。 习惯孤独,再简单不过,毕竟黑夜那么长。 ...

  • 211015 在场证明练习

    在场比缺席更难证明,就像智慧比无知更难证明。记忆的天平并不公正——时间总会偷偷在秤盘上撒下无的砝码。 与你所想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光有不在场证明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zn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