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过后复学在即,要整理办公室内务,我打开了墙角的书柜,在一大摞资料中间,居然雪藏了几本好书。
02
先看到小说《苦土》,薄薄的本子,破旧的绿色的封面,书角已经磨毛,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这是小说合集,出版于94年,包括了《逝水》《三爷》《招魂》《赶山》《苦土》《黄土魂》六篇小说。小说内容一如封面的风格,透过生活化的语言,透过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了特定时代回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这本书是金文送我的。金文爱读书,文字功夫深厚,他的小说《蓝色母亲河》是金塔教育界的荣耀。在职中的几年,他致力于文本研读,屡有文字见诸《金塔教育》和语文刊物,也有好几项省级课题立项或结题,学生高考成绩也屡创职中新高。
这几年,借助会水读书社的平台,我和金文交流机会多。他读书内容之广泛,文本思考之深刻,高考动态把握之精准,无不给我以启迪!
03
在书柜的里层,还有几本《美文》。《美文》创刊于1999年,主编是贾平凹,我曾订阅五年,每年都装订成册,包括珍贵的创刊号。“美文”二字是贾平凹的书法,当年的同事误认成“美人”,闹出过笑话的。《美文》清新淡雅的文风,日常的油盐酱醋,文人的插科打诨,俯仰之间都是文字,读《美文》让我感受到“语文的生活化”。爱屋及乌吧,我喜欢上了贾平凹的文字,从他的《浮躁》《天狗》中,到他的“商州文化”的内涵;我也把《美文》介绍给学生,其中的鲍鹏山的“再读圣贤”系列文章,引领学生进入别样的课堂……
想想20多年前,每每晚上休息时,在昏暗的灯光下,床头一摞的杂志和小说,就有《美文》《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等等。读一读,划一划,再做一些笔记,倒也自得其乐。那些年,我白天带班、上课、写教案,晚上与同事们编辑校刊《校园丝语》,乡下生活是艰苦的,但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我是个低水平的勤奋者,我的写作源于“读书和积累”,有了读书的底子,我就将语文课堂的感悟体会,对农村教育的深厚感情,融入了我的文字当中。
04
书柜里还有一本《走近钱学森》,那是不久前,我用积分在“强国商城”购得的。一年多的“学习强国”,有精神收获的同时,又有了物质的回馈,我内心喜悦是全方位的。
这是红色作家叶永烈的力作,大部头,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确实不同凡响。这部书详细记录了钱学森不平凡的一生,从儿时求学到远渡重洋,从被迫入狱到艰难回祖国,从美国的导弹专家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它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全书流畅的文笔和传主跌宕起伏的人生,让我们浸染到的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更给人一种奋发向上人格力量。
由这部书我想到最近的网络,我们感受到在后疫情时代,国民空前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的民族担当,全国的无数白衣战士的共赴时艰,“网络教授”郑强对民族精神的呐喊,人们对大国工匠的深深敬意,对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的追求,都和《走进钱学森》一样成为时代精神的导向标。
05
从终生学习,到书香社会,再到全民阅读,读书成为一种需求和担当;书海无涯,余生有限,行走于“读书”“教书”之路,这是我人生美好的遇见。
值4月23日全民读书节,记下这一段文字,愿每天都是读书节,愿书香伴生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