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 微凉/2018.9.01
人到底是因物体生情,抑或因情感物?
孩童,懵懂无知,喜欢和庄子上一群同班大小的人嬉笑打闹,全然不懂大人们眼中对死亡的恐惧与伤感是什么物件?只知道,那个时候,家长必定会带着各自的孩子过来吃酒席。大人们忙着哭叫,小孩们却追着疯癫打闹。有时,大人看不过去,便训斥几句,往往也只管几秒钟,几秒钟过后个个便又是"一条好汉"。
花落人亡两不知现在回想起来,爷爷死时,我也不过六七岁模样。仍记得的是摆在堂屋桌子上的黑白遗像和满屋子绑着白布穿着白孝服的人,其他倒没了印象。
日子仿佛在无声无息间缓慢而急促的走着。等我长到十一二岁时,从小养我的奶奶竟毫无征兆的走了。大概那会儿,懂得了许多人世间的事,也知道死了的人便不再回来了,所以我哭的挺伤心的,内心里有个地方,仿佛缺失了一块,任自己日后怎么找也找不回来。
我记得奶奶曾时常在我耳边不厌其烦的念叨,"什么时候能吃到大丫头"的茶食,当时的我很不耐烦,也觉得很搞笑,总会漫不经心的说,很快。然而这很快应现的竟是这样的结局。
现在回看一路走来,发现:人,是在失去中慢慢成长起来的。当,你离死亡愈近,你越害怕死亡。
从前的死,是根本想不到其深层含义的,时常和小伙伴半天真半开玩笑时,死便出来了,"你找死呢,笑死了吧。。。",那个时候的死,对你来说是一个谜,一个可以随手把玩的好奇心;慢慢长大一点,死这个字才渐渐露出端倪,你以为你了解了它的全部,但其实它仍藏着很大一部分,这个时候,你碰到有人死去,你会伤心,然而伤心完了,便真的完了;过了十八岁,身边陆陆续续,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你的思想由稚嫩转向成熟,常常思考人生让你开始悲天悯人,偶尔的风吹草动会让你神经紧绷。
就像一首歌,热闹时听喜庆,清冷时听,落寞。
甚至孤身一人站在湖面,夏季凉爽的风吹起你四散的头发,你望着湖面出神。这条河是你此时所站地,几百年前甚至几万年前也曾有过同样的女子站在你同样的位置,说不定也在想同样的问题,那几十年几百年后呢?又会有新的女子站在这儿,与别人谈情说爱?抑或与好友月下话聊。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也有自身独特的思考世界的方式。
林黛玉,天生多愁善感,孤傲冷清。年少时读她,她是一个矫情的怪女子;稍成年读她,她是为爱勇往直前的女子;再往后读她,竟能感同身受,体会其一生最是倔强却也最是绝望的女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绛珠仙草还泪终究敌不过世俗爱情。
听到"尔今死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真真感受到人世间的物换星移与物是人非的愁绪。"天尽头,何处是乡丘?"依傍在他人篱下,没了亲人朋友,更没了爱情依托,最终落得个"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两不知而我?现在的我在这里,几百年后在这里的人又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