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落人亡两不知

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者: 乱拾佳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4:33 被阅读0次

    高一(10)班 刘芮洁

    提到《红楼梦》,心里面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林黛玉。或许是缘分吧,当我在央视看见《红楼梦》,看见林黛玉的那一瞬间,我就深深为林黛玉倾倒。为了了解林黛玉,我翻看了很多次的红楼梦,及其相关的资料。当然,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所看见的,只是我心中的那个林黛玉。

    提到《红楼梦》,提到金陵十二钗,提到林黛玉,我想第一个要看的,就是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这判词,其实也有些特别。在这金陵十二钗中,唯黛玉与宝钗的判词是并在一块的。在这当中“堪怜咏絮才”和“玉带林中挂”写的,便是林黛玉。看这判词,其实已经大概能够猜出林黛玉的特点。“堪怜咏絮才”中化用的是谢道韫咏絮的典故,一般用来赞叹女子十分具有才华。而一个“怜”字,则表达了作者对林黛玉的感情。这般优秀的女子,必然是受了什么苦,才能让作者以“怜”字相待。“玉带林中挂”我更认为是是黛玉结局的一种隐喻。虽是玉带,但是并未为人所珍藏,反倒是被挂在林间。我认为这已经说明了林黛玉的悲剧情节,在一般被认为是高鹗所续写的四十篇中,我认为林黛玉的结局也确实如这判词一样。

    而林黛玉的判曲”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判曲见得我认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结局。“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便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爱情算不得圆满,便已经可以预见他们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却又令人惋惜的爱情纠葛。可叹又惋惜。“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水中月与镜中花多用来形容事物可遇但却不可得,从这里也能看出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悲剧。从一开始,这一场爱情,便只能用悲剧结尾。“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是点出宝玉和黛玉上辈子的缘分。林黛玉本事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因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天天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岁月,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之时,绛珠仙子一道下凡,转世投胎成贾府血亲的林黛玉,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替往日露水还他。但是无尽的泪水,终是因为心中的苦闷。一切的一切,终究是归于苦,归于愁。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我想,或许在黛玉写出葬花吟的时候,她可能也大概预见了自己的结局吧

    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凤的片段,我在语文书上见过。在《红楼梦》中,最令我沉醉的是林黛玉,但是最熟悉的,还是王熙凤。

    王熙凤在我心中最经典的片段,莫过于人物的初登场。“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场中,林黛玉来到贾府,见过众人,正在说话,忽听后院中有人大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心想,这时候人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这人怎么这样放诞无礼?她不知道来 者就是“冰山上的雌凤”荣国府管家的奶奶王熙凤。”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最开始展现的是属于“凤辣子”率真,直爽的一面。但是王熙凤必然算得上是一个有心计的人。她虽然以笑入境,但是却感受不到他身中所谓的放肆感觉,反而更加突出了她自身的爽朗与热情。而这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也是很妙。王熙凤先说我来迟了,便已经将自己的歉意体现出来,但是这种歉意的表达却是妙极。四个字,随时表达了歉意,但是完全没有将自己的身份放低,她依然是这荣国府的管家。而“不曾迎接远客”则体现了王熙凤对于林黛玉的重视。迎接与远客两个词其实已经说明了王熙凤早已经知道林黛玉的事情,从而体现了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关系。远客更是点明了林黛玉在其心中的地位,为客者,自是应当好好照顾,甚至有些时候,我认为这也是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敲打。要知道“客”已经能够看出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提醒:你在贾家,终究还是客人。

    “在贾母这位“老祖宗”面前,所有后辈,包括邢夫人、王夫人也只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而王熙凤竟敢如此喳呼放肆,而她一来 到,老祖宗竟乐了起来,贾母立即就有了笑容。”这种对比的手法,更是能够体现王熙凤的能力。为什么当时所有后辈在贾母的跟前都是一脸的严肃,但是王熙凤却能得到贾母的青睐,在贾母面前能够“放诞无礼”。这就是对比手法运用的体现,更能够体现出王熙凤在这贾府中的分量。

    《红楼梦》中对于王熙凤的其它描写,也很耐人寻味“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仔细打谅后,仍送到贾母身边坐下,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当中虽然是可怜黛玉的身世,但是这当中对林黛玉的恭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其实是对贾母的恭维,而之后的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则是直接表达了对林黛玉的怜惜。细品之下你就能感觉到王熙凤之所以这般强调,无非是感觉到了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但是贾母又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她读懂了贾母的心思,在林黛玉面前特意强调,无非是为了体现自己对贾母,对林黛玉的关心,从而博得贾母的喜爱。

    只是这精于算计的王熙凤,却最终“反算了卿卿性命”。终是“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一场欢喜忽悲辛。

    金簪雪里埋

    在《红楼梦》中,我曾经最厌恶的便是薛宝钗。我经常想,若是没有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不是能够在一起,可能他们会经历一些挫折,但是他们却不会有像现在这样悲剧的结局。知道我长大了,我才感到了薛宝钗的无奈,我才真正理解,喜欢上这个角色。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的缘故,有许多人都在为“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才是十二钗之首?”而争论不休,我曾经认为林黛玉才能够算得上首位,但是后来我认为她们两位都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女子,难以分出胜负。

    在《红楼梦》中,在我看来,薛宝钗的模样算不上是顶尖的,她不像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没有这般鲜明的外貌特色。而她又不像王熙凤,雍容华贵,机关算尽。薛宝钗,我认为在大观园中,算得上是平庸的优秀。之所以说是平庸,要从薛宝钗的性格说起。薛宝钗的性格,有些偏冷。她不愿意争,也不愿意抢。虽然她自身的家庭背景算不得好,父亲早亡、哥哥不争气、选秀未得、家道中落她只能客居贾府,体会这一寄人篱下的忧愁,但是她还是却没有林黛玉一般的多愁善感,在这大观园中,她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大度、热情、开朗,体谅他人但又八面玲珑,举止端庄。她虽然算不得很有个人特色,在当时的我看来有些庸俗迂腐,但是她确实是这大观园中最得人心的人了,她的优秀也便是这舒服的处事风格。

    但是薛宝钗却有着我认为在大观园中独一份的端庄,独一份的达观。她在《临江仙》中写到“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这样的家境,这样的对女子的束缚中,她的内心,却有着这样的一份雄心与豁达。她并不拘泥于这不大的井口,她更渴望的,是井口外的广阔的天空。她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在待人接物上从未让人感到尴尬与难堪,有些时候她的观念确实是同现在我们所认同的实物不同,在放在当时的社会,她的话,确实是顺应着当时的历史的。

    只是这样的一位女子,最终却因贾宝玉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哀悼中,又无法忍受"转眼乞丐人皆谤"的生活,十分绝望和痛苦,最终出家。而宝钗和宝玉无子,最终回到娘家,死在了自己的娘家。最后也是应了那句“金簪雪里埋。”应了那首《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天真

    常跟人感慨,湘云怕是整部《红楼梦》中,最让人有代入感的角色了,聪明却又耿直,这才像是十几岁的小姑娘。

    常在老师口中听到史湘云的名字。而我的好友总认为最后同贾宝云在一起的,应该是史湘云才对,我却更偏爱林黛玉,于是总是免不了一场争执。她总是说:湘云可爱,还有一点小缺点,口无遮拦,饶舌,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除了这句当然还有其他的证据,但是当时我却只记得这句话了,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有兴趣了解史湘云。

    史湘云和薛宝钗也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湘云的父母早亡,只能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但是史家的经济条件算不上很好,所以很多针线活都要湘云和婶婶一起做,常常半夜都不得歇息。而史湘云同薛宝钗一样,在这贾府也算是客人。

    但是史湘云和薛宝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最直观的,就是它们的性格。如果说薛宝钗是养在深闺的大小姐,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那么史湘云一定是满大街跑的假小子。她总是一副笑模样,说话直来直去,也不怕得罪人。同时还有这小孩子的好胜心,有的时候就能看出她对某一个人的不服气,但是那种感觉却有不是嫉妒,带着小孩子特有的娇憨。要是你同她讲道理,她也是会听的,只是听进去多少就不知道了呀。而且她的心里也有一个佩服的人,绝对不能让人说半句坏话。

    “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他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又大又长,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这是在《红楼梦》种我认为比较少描写的具有小孩子的天真烂漫之感的一段。“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其实也能够看出贾母对于史湘云的喜爱,而“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则体现了史湘云的随意,更加凸显了史湘云的爱玩,正正好应了这“假小子”这一名号了。“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虽然是抱怨,但是其中也隐隐透着些开玩笑的意味,这也体现了史湘云的天真烂漫,一个活泼开朗、舔着烂漫的假小子形象跃然纸上。

    虽说是假小子,但是史湘云特地给鸳鸯、彩霞、袭人准备了三个戒指,仔细包好,郑重送过来。以求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好;举办螃蟹宴时,她把所有的人都想到了。常被忽视的姨娘,丫头,她都记得,却又让人看见了她身上的细心的一面。

    《红楼梦》中太多悲剧,但是还好还有这样一位女孩,给这换的历史中,添上一抹亮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落人亡两不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z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