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旁边有个医院,龙城医院,看上去知名度不大,也是三甲。
医院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十等,三个级别又分为甲乙丙,根据技术水平、医疗条件、管理水平等的差别而定,例如三甲要求病床500张以上。三甲和三级特等医院属于级别最高的。
日常我们身体不舒服,孩子小感冒,基本在这里,我拔智齿也是里面做的,除了产科,大部分的科室都有。真实感觉医院就在旁边的好处,省去了很多通勤成本。
对于老百姓居住买房,学校旁边,有医院,门口有菜市场就是最好的组合。
学校旁边,孩子上学方便;医院旁边,老人真有大小事,5分钟就走路到医院,时间就是生命;菜市场则是每天息息相关的。至于地段因素,属于投资增值角度的定位。
龙城医院应该是民营性质的,整体环境还可以,在里面不会感觉到压抑,装修设计和宾馆差不多,护士和志愿者搞得也像是宾馆的服务员一样,给人的感觉比较舒服。
有次去医院做体检的时候,发现好几块墙壁上贴着非常大的宣传海报,什么内容?
关于提倡使用公筷。
虽然我们都知道使用公筷很卫生,但是对于落实到自己家庭,自己身上,总觉得很麻烦,很见外,很生份,甚至有人觉得很矫情。
吃个饭几十年都过来了,也没因为必须使用公筷,得出什么大病来呀。干嘛还要使用公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谁要用,就让他们用去,缺我一人不用,也不会阻碍社会主义GDP的步伐。
国庆的时候去湛江,到拜访涛哥,涛哥也是福建人,大学是在广州上的,毕业后和爱人一起在湛江工作,事业单位。中午的时候,留下来一起吃了饭。
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家里使用的是公筷,虽然是两小口,使用公筷的细节成了生活正常习惯的一部分,
这个细节挺触动我的,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背后是一种文明认知的差距。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正常情况下,经济越发达,对吃方面要求不再像物质匮乏的年代要求吃饱,而是吃得更好,吃得更卫生,更干净。
而在卫生和干净方面,对病菌口口相传的认知理解也是更深刻的,他们知道保护自己,当然也是保护家人。
当我们对文明素养认知更深刻的时候,自然也会指导我们的行为,这个和所在的地方经济差异不大,和自我素养认知相关。
最近开车的时候,发现了个信号比较好的频道,先锋898,喜欢这个频道还有个原因,就是广告比较少。
其他很多广播,广告非常多,推广炒股的,推广好视力眼贴的,以及通过广播来带货的,听多了都烦。
先锋898广播也是在不断重复安利大家,要使用公筷,用公筷不是见外,是文明新风尚。
这样的公益广告,多多少少是有效果的,认知被安利,可能没法一下子一针见血,但是可以被潜移默化,可以被种下一颗种子,缘分到了,自然就发芽结果。
道理我们知道一套一套的,回到家后,怎么落实到自己家庭身上呢?
特别是家里有父母,年龄也比较大,观念意识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过程。
首先我得把爱人安利成功,保持理念认知的一致,家里每个人有自己的碗筷。
筷子统一用的是小麦秸秆材质的,小麦秸秆材质筷子优点不会像木筷容易发霉,也要更环保,缺点就是小麦秸秆不是天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难保证,制作的时候需要添加融合剂或食品级聚丙烯才能成型。
陶瓷,玻璃材质易碎,不锈钢咬到牙齿痛得要命,
爱人还是比较容易安利的,只要和她说,你看涛哥家这方便做得比较好,像他们学习就对了。
人是无法被别人改变的,只能是影响。父母年龄大,认知的影响需要点时间,那就先从我们自身开始,我先把饭后要洗的碗筷包了。
你要说父母他们不关系家人卫生健康吗?
不是的,他们对家人的健康安全看得比自己的都更重要,只是很多东西没有看到,没有被发现,就感觉到不存在。
例如,有种病菌叫做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感染范围特别的大,中国一半人口的体内都有,北方要比南方更高,西藏青海的感染率要在80%以上,而发达的国家地区,这个病菌感染率在10%以下。
这种病菌主要就是通过口腔途径,口口相传,钟南山早在10多年前,非典时期,就建议大家多使用公筷,多采取分餐制。
为什么你没有发现,因为大多数人身上这个病菌可以和身体和谐相处,没有什么症状反应,除非你去医院做幽门螺杆菌的体检测试或者哪天检查出了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的患病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种感染状态,如没被体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会持续的在胃里面生长,会形成胃黏膜慢性、持续性的、活动性的炎症,叫慢性胃炎。
此外,幽门螺杆菌是胃癌非常明确的一个风险因素,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细胞出现变异和增殖,相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感染者患胃癌或者胃MALT淋巴瘤的风险高了2-6倍。
当然胃癌这个东西很大程度也和运气有关,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会致癌,但是能做好积极的预防,为什么不做呢?
因为我不是权威,虽然我有这方面的意识,和长辈沟通被认可的程度也是要打折的。
我想到了抖音,持续的去分享关于文明公筷的内容。
你看,钟南山在非典和这次疫情,都是这么说,这么做的。
你看,四川成都政府规定餐饮店不提供公筷,要被约谈。
你看,央视新闻也在号召全民使用公筷。
我们个人的力量很小,做好自己家庭的吹哨人还是可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