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燎原之种,只要我们能为他们提供燎原的火星,必将成就其熊熊烈火。
本周听了熊薇薇老师的一节习作创作课——《创作一个老故事》。纵观整节课可以看出,熊老师始终和学生一起探讨创作的技巧,让学生增强了创作的自信心,还有与他人分享尝试创作的快乐,整堂课布局形式让学生很有新鲜感,课标中说“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很显然熊老师就是这样去做的。
一是抓不同求新意。首先了解不同体裁的特点,歌谣体讲究押韵、对偶,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让人喜爱;加角色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或者是让结局发生变化,加角色也能够让故事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对话体,人物的对话不能光问和答,谁与谁对话,角色定位要准确。根据不同题材对比各个版本抓不同,不同角色、情节、人物性格也就不相同。
二是习惯的常规引导和善于启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班级口号让听课的语文老师们连连称赞(回班后就把我班的也改了);为减少学生的紧张感做手操 :拽耳朵、捏脸、用手洗脸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语“我们都不是作家,你只要举手就可以了”“举手跟作者又走进了一步举手”“小手像雨后春笋一般慢慢都长出来了”“如果凳子不发出声音就更好了”“每个人都是小作者,来创作一个老故事”。
三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小组的运用,熊老师特别用心:“我们是什么小组,接下来汇报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首先汇报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还有补充和提问的吗”;小组汇报时,熊老师还根据汇报情况肯定小组的做法:要明确分工,每个人都读,如果推荐一个读的好来读的话,那么再好也不如齐心协力。整节课学生的思维火花噼里啪啦,在噼里啪啦中火花产生了碰撞。
最后,熊老师提出创作的宗旨,创作线索不能变,要传播正义,散播正义,也就是传承经典,传播美善。
在同学们一幕幕的创编表演中结束了本节课,语文老师们都知道,结束的是这节课的时间,对于创作,恰恰正是开始,恰恰是这节课熊老师的火星点燃了全体同学的创作激情与燎原之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