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香港媒体爆料,称佘诗曼与其经纪人陈早茵出柜,并曝光二人亲密照片。近日,佘诗曼发微博否认此事。
该新闻也上了微博的热搜榜首
为什么一个疑是“出柜”的传闻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度?仅仅是因为明星的光环吗?几年前,福建有一个小县城,一对男同结婚,不仅上了全国的热门,还上了其他国家的新闻。
因为同性恋者虽然不少,但敢于出柜的却不多。
据百度百科的资料,
2014年,根据科学研究院的平均统计,中国的同性恋人数可达7000万,其中男同性恋者的人数在3000万以上,女同性恋者的人数在3500万左右。
在全球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的最新同性恋人口比例调查报告中,美国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恋,也就是说,美国有1028万左右的男同性恋者和1349万左右的女同性恋者。而英国研究所调查表明,英国大约有5%~7%的居民是同性恋者。
而由于社会压力,真实人数往往会多于统计人数。这个数字大概是什么概念?
假设中国人口14亿,同性恋人数7000万的话,就是平均每2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同性恋。一个40人班级平均有2个同性恋,一个200人的公司平均有10个同性恋,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平均有50万个同性恋……
从常规的直觉来说,是否觉得难以置信?直觉上,同性恋是和熊猫一样稀有的物种。
那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种直觉呢?因为他(她)们隐藏在面具之下,潜匿于市井之中。
柴静的《看见》第五章的内容《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介绍了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况,以下是节选
同性恋者就这样隐身在这个国家之中,将近三千万人(注:早期的数据),这个群体之前从来没在央视出现过。
“我可以对别人说我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但不能说自己是同性恋者。”二十一的大玮说,“在感染艾滋的人里头,有血液传播的,吸毒的,还有嫖娼的,同性恋是最底层,最被人瞧不起。”
“医生问起,你就说是找了小姐。”张北川教授对已感染艾滋要去看病的同性恋者说。他担心会有麻烦。
他是中国对同性恋研究最早、最有成就的学者。
他的话不多虑。
我在青岛见到一个男孩子,他说他有过两百多个性伴侣,患性病后从外地来治疗,当地医院的医生知道他的同性恋身份后拒绝医治。医生说,妓女可以治,就不能给你治:“你不嫌丢人啊,你这种人在社会上将来怎么办?”
他在医生面前跪下了。
没有用。
虽然这些年来,国际上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越来越多,腐女这个群体也不少(不知对应的男性怎么称呼……百科上有种说法叫“百合男”,但似乎从没听过),但在广泛的社会中,同性恋依然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语,恐同的现象依然还是很普遍。这使得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明星政要,对他们来说出柜都是一个会造成巨大终身影响的选择。前些日子就有一名教师因同性恋身份遭变相解雇的事情(链接见文末)。
特别是明星政要,若是宣布出柜,造成的影响往往难以预料,除了要考虑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更要考虑对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毕竟成功出柜者屈指可数。
因此,就拿“佘诗曼回应出柜”这件事来说,即使她真的是同性恋,即使真的要出柜,也是不可能就这么轻易随便地宣布的,因为一个明星并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背后还有经纪公司、经纪人等等一大堆人。
而众人在关注出柜传闻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出柜为什么就不能像普通人宣布恋情一样呢?对于这一个及其正常的群体,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包容呢?
1/20的概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哪天发现身边的人也是其一,
就像剧中负责变种人案件的检察官,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女是变种人一样
你是希望他(她)能融入社会呢?还是被抓去电击呢?
像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一个人被强制性地唤醒欲望,同时用药物催吐或电击的方式,让你感到疼痛、口渴、恶心。“这是健康人类的有机组织正在对破坏规则的恶势力作出反应,你正在被改造得精神健全,身体健康。”电影里,穿着一尘不染白大褂的医生说。
本期话题讨论【你能接受你喜欢的明星出柜吗】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注明作者以及原始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这里有全球特色的探店体验,有五味杂陈的人物故事,有线下体验的资讯观点,以及有各种各样的体验福利…相遇线下,相约体验,【相遇体验GO】
既相遇,莫错过,如果我们的主题或文章值得你收藏、关注或分享,不妨动一动手指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