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明盛世,得来不易
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以来,摆在这个新生政权面前的难题一个比一个复杂。
经过元朝后期的高压统治,加上元末起义军的互相攻伐,老百姓饱受苦难,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谋求一线生计。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为何朱元璋能够以放牛娃的身份,奋斗到大明朝CEO的位置,靠的就是他有一颗体贴百姓的心:从底层走出来的他深知老百姓要的是什么。
朱元璋严惩贪官,大力修建养老院、福利院、免费医院,为的就是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少有所依,壮有所用,老有所养。
朱元璋开了个好头,明宣宗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紧随其后,共同打造出了“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间虽只有九年多点,但他取得的成绩却着实不小,政治上明宣宗解决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夺权危机,经济上明宣宗开展财税改革降低百姓负担,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
因而,《明史》赞誉他: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我们对明宣宗其实并不陌生,课本上还学过一篇由蒲松龄所写的关于他的《聊斋志异·促织》一文,在这篇文章中,蒲松龄所讲的事情和明宣宗的一个爱好有关——斗蛐蛐。
2、“蛐蛐皇帝”明宣宗
现在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明宣宗吧:有请明宣宗来为我们讲解一下,您又被称为“蛐蛐”皇帝,请问这个外号是怎么得来的?
明宣宗朱瞻基:“提到这个我就来气,皇帝就不能有私生活了吗?怎么什么事都有人八卦呢?”
(明宣宗好蛐蛐的事,记载于明朝吕毖的《明朝小史》上,这位还写过一本《明宫史》。)
吕毖说,宣宗皇帝爱好斗蛐蛐,便派人去江南寻找。上有所好,下面的人自然极力讨好,帮皇帝搜寻蛐蛐,这也导致蛐蛐价格暴涨,到了数十金一只的天价。
当时在枫桥有一位粮官,被郡督派遣出去,让他用所骑乘的马交换最好的蛐蛐。
粮官拿着用马交换的蛐蛐回家后,粮官的妻子就很好奇,什么样的蛐蛐值得用马换呢?
粮妻出于好奇,便悄悄打开放蛐蛐的罐子,想要一看究竟,结果这一不小心,蛐蛐就跑了,粮官的妻子很害怕,最后竟上吊死了。
粮官回来后,看看蛐蛐和妻子都没了,又伤心又害怕,他竟也上吊死了。
蛐蛐
《明朝小史》: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后来,蒲松龄根据这则记载,改编成了一个故事《聊斋志异·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这两件事都是在说明,明宣宗爱好斗蛐蛐,还为自己夺得个“蛐蛐皇帝”的外号。
3、古人斗蛐蛐的习俗发展史
蛐蛐又名促织、蟋蟀,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时候,古人就开始饲养蛐蛐了。
但从何时起,古人开始有斗蛐蛐的习惯,这个并无确凿的资料可以证明。唯一可知的是,在唐朝的时候,古人便已经有了斗蛐蛐的习惯。
在宋代,斗蛐蛐已经成为了一项产业,从捕捉、饲养到上市场,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宋代蛐蛐市场上,市民买蛐蛐,首先要挑选的是蛐蛐的个头,其次挑的便是饲养蛐蛐的“闲汉”,往往越专业的饲养员养出的蛐蛐战斗表现也越精彩。
斗蛐蛐,又叫“秋兴”、“斗促织”,每一年的斗蛐蛐比赛,都在秋天举行,到时候,各个市民便会拿着自己的得意战将,前来挑战一下冠军的名额。
南宋名臣贾似道便是此中强手,他醉心于斗蛐蛐,还将养蛐蛐、挑蛐蛐、斗蛐蛐的经验写成了《促织经》出版,世人因此又称他为“蟋蟀宰相”。
斗蛐蛐的发展巅峰期,是明清时期,“蛐蛐”皇帝明宣宗也是有利的推动者之一。
清朝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一只上等蟋蟀必须符合如下条件,然后用白色泥罐密封:“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
从古自今,一只“上等蛐蛐”的价格,都足以让普通人却步,宋人记载:“万金之资付于一啄”。
【蟋蟀罐】
明清时期,不少百姓为了捉到一只好蛐蛐,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男女老少经常是“群聚草间,侧耳往来,面貌兀兀,若有所失”。
不过,任何娱乐活动都要适量才好,与其将金钱、精力放在娱乐方面,不如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这样也能收获很多来自亲人的温馨经历,何乐而不为呢?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