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前言——讲学模式与文化源流
身体是一个睿智体,组织运化联通,有许多反射区。两手互相击掌,可以保健治病。
接下来的这两天,即使你心中没有得,你的身体也得到健康,这样我就对得起你了。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乐以忘忧,提倡悦乐之学,但是还是有忧。这个忧不是忧愁,而是忧患,忧天地宇宙、阴阳造化,和不恰当的地方、不圆满的地方,这个叫做忧患。
释义:听到更高明的道义,就是闻道而不能从道,闻善不能够改进,是孔子的忧患。可见德不修、学不讲,不容易。
孔子说学可能没有讲好,是他终生的忧患。那我又何德何能说是在讲学呢?
一开头,并不直接切入主题。先讲前言——讲学模式与文化源流。
学问是圆满的,讲了前面可以了解后面,讲了总体大概可以追寻部分。所谓“子归而求之,有余师”,你也可以做自己的老师。讲学三天六讲,最重要的是第一讲,听完第一讲后面几讲都是对第一讲的补充。
【佛家之教是一种从无明到明的哲理与教导】
教,是一种引导,一种方向。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说明,才能让人决定要不要遵循。
佛学是哲理,有教导功能。教必然有学,什么样的哲理与教导?即无明到明的教导。
这些哲理与教导传播得极广,一般人多多少少有所耳闻,明白它的特色。如何去把握其要点和特色?你能用一句话把佛教的要义讲出来,就相当了不起;假如你不能够,那还是糊里糊涂的。
圣人之教讲一种原则、规律,检验对学问有没有把握要领,就是“吾道一以贯之”。
各种学问都有它的一以贯之。所有学问,从一个道理出发,推衍出所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所有这么丰富的内涵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通于最初那个宗旨,由一个宗旨衍生出所有细节,所有细节归于一个宗旨,这就是系统。
系是分支,统是原理。原理就是最初的那个道理,放出去就可以非常的丰富。
不成系统的学问就不是真学问,大凡大家的学派都是有系有统。有统有系就是一以贯之。
孔子设这个考题只考两个人:
·对曾子: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之道是否可以贯得起来?忠者天之道,恕者人之道。
·对子贡: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颜渊:可能不必测试。回也不愚,亦足以发。发也就是闻一知十,吾道一以贯之,做学问一定要做到这个程度。
读《论语》,读儒家,能不能一以贯之?若不能,还要再读,再思考,所谓“学而不思而罔”。
内外上下都可以相通,读书大概就读通了,那就可以真正把握儒家的要领了。这不是孔门专门的教导,这是人类本应追求的一种能力。各位读任何书,信任何教,最好都能追求一以贯之的态度。
诸弟子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仁。
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程子言居处恭,执事敬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原无二语。)从这个地方就可以上达天德,这就叫做一以贯之。圣人之道,或许在于忠恕之道,或许在于一日克己复礼,或许在于居处恭执事敬。
程子读出《论语》处处是道,高也是一以贯之,低也是一以贯之。读《论语》,若没有被道处处笼罩,也就对不起古人,书就白读了。
读《论语》恍然见道,天光云影共徘徊。晴阴雨露,处处不同。源头活水是当初记录这本书的人,源头如果是活水,必定千古流传。
透过所讲的内容,讲的方式,把握到做学问的要领,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此自己做学问。
孟子也能够领悟到孔子的一以贯之。何以贯孔子之道?他贯的方式更加令人惊心动魄。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圣圣相传,不必再作。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孟子从性善的地方来指点出仁德,人人本有,不可否认。孔子讲仁德,未成系统;孟子讲性善,是成系统。
并不是不成系统就不高明,它是浑然一片。圣人只是如如然地表现,而贤者出去思考,建构理论。
孟子构作十字打开的系统,不读《孟子》,很难了解儒家的来龙去脉。孟子之后一以贯之的是不多的。
读书求学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不能完成一以贯之。就用儒家的一以贯之来对照。
佛教这么多法门,是一还是多,在这里是一个课题。各位也去拟出一句能够贯通他的系统,也能一以贯之。
1 讲学模式
教导的同异要从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讲。
最高的学问,是一以贯之,融会贯通的。《中庸》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为结语,这是最高境界。而人格的修养也要到达这个境界,如天地之无声无臭。
《中庸》“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
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用老子的话就是“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用道来称呼天地的原理。
善于观察的人、有智慧的人能够“目及而道存”,看到现实的事物,“远曰返”,同时出去,同时收回来。
文章要这样写,思考要这样想,语言要这样说。
遇到这样的文章,即是理解为同时弥六合,同时退藏于密。
当这种心灵养成之后,就是一种境界。从个人讲到天下,中散为万事,最后又收归回来,只不过是人生必要之道、真实之道。
读书人去玩味,去追寻,就有所心得。
佛教的学问依然如此,散出去三藏浩如烟海,各个学门宗派。
儒家十三经其实只有六经,真讲道理的只有《易》里面的传。儒家讲道理的经其实是很少的。而道家的经更少。
讲到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数量最多,天下第一。
1-1 清明而整全的思考——六合思考法与基源思考法
a. 六合思考法
六合,即上下四方,宇宙的意思。有源头、支脉、细节,都统合为本源。有本有源,从内到外,四方通达,人类能不能有这种思考?有没有这种训练,具备这种能力?
如果不能,我们应该觉得对不起自己。而假如人能具备这种能力,而我居然没有,不是对不起自己吗?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没有遇到高明的道,没那么迫切,而遇到了高明的道又力不足也。
孔子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不要画地自限,力量不够是你学了以后尽其所能去学,既竭吾才。
能不能追求得到?一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往前。画地自限,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那个地步。所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所以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一般人讲这样的话,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心灵,也就等闲视之。而圣人,舜还问而好察尔言,即使浅近的话,听出来任何话都领悟到高明的道理,这就是孔子六十岁的境界:六十而耳顺。
读经典还是以庸俗之心猜测圣贤,是不长进;读经典如圣贤在目前,听到普通的言语,也能深察深刻的道理,也就随时在长进。
所以孔子说见贤思齐,看到贤者我长进,看到不贤者我也长进。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管环境怎样,他都长进,你就拿他没办法。
孔子知道“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管天下有道无道,既不激励,又不妨碍,像这样的心灵是我们要学习的。
知道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上下左右四方。不仅对自己的学问一以贯之,对他人的学问也要一以贯之。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话,以及说这样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天理昭彰,个人如此,整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整个世界因何而来,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都有道理的。如果源头不能支持发展,那这个学问就不成熟。
假如不按照源头发展,不能把握要领的就不是佛教。
b. 基源思考法:
君子务本,根源最重要。注重源头的思考法就是基源思考法。(当代劳思光提出,成名之作《中国哲学史》)
哲就是明白,哲学就是明白的学问。重点在那个道,假如道和理能够结合成一体,就是一门成熟的学问。
天下那么多的学问、系统,系统与系统,学问与学问之间有没有更深一层的道理,一步步地探求,这叫做基源思考法。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生真有这样的学问吗?不往这里思考,人生终究是糊涂的。
它是人生的根源吗?它是天地的根源吗?一个人追求的心灵越真切,长进得就越快。如果总是在那里游走起伏,总是纠结,不能通透彻底,那太可惜了。
怎么去处理,就是吾道一以贯之。要有根源明确的论述,讲到根源,细节也可以连通到根源。
对任何学问都要有明白而精确的表达,天下学问号称无穷,其实是有重点的。
求学要养成一种习惯,明确道理,人生就敞亮了。所有学问在你面前就不再游移不定,不再疑惑不安。
我们读《论语》,就要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每一句话都是对的。
听讲的时候,希望你的心灵是活泼的、敞开的。即行即止,即止即行。譬如写书法行处皆流,流处皆行。
2 文化源流——一切学问从人性出,一切学问回归于人性
一心开二门,上下两门。理性有二用,即现实和超越,即佛家讲的俗谛和真谛。用康德的话讲,即思辨的使用,开出知识界。实践的使用,开出道德界。
依照规律来运作的性能就是人性。反省人类心灵的活动,她不是随意混乱的,她是有规律的、客观的。
深通人性的学问就可以传诸久远。
一个人成长,希望每一个人的心灵从主观渐渐合乎客观。
为天地立下一个标准,合乎道理的性能就是理性,遵守人的性,发出理想。
讲学就是讲人的理性。人不读书,不思考,不讲学,是人生的悲剧。假如回归得越深,也就影响一大片人。
讲学就讲高度的学问——儒释道西。希腊加希伯来总和起来是西方的学问。东方儒释道三家,同中有小一,不同而大异。
你不能仁者不忧,也不能智者不惑,也不能走一条路勇者不惧,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如何在心中展开这样的学问,我们这几天就要把她讲清楚。(2018.12.7 先生讲于上海国展宝龙丽筠酒店 金谦学堂杨黎姿录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