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午的,刚吃过饭,竟然有了倦意,昏昏欲睡。那就睡吧。不甘心的是,以往从不曾有午睡的习惯,何况早上还跟着挤热窝,喝了一杯浓浓的咖啡。怎么一点提神的感觉都没有呢,反倒缺了精气神?可见什么东西的功效都可能因人而异。
虽然有点迷糊,但头一靠枕,却难进梦乡。半躺着没事干,随手拿起一本不知啥时候放在床头上的《张爱玲精品集》胡乱翻起来。字太小,编排的满满当当,每一页都潜印着一张她的半身照片,这种排版印刷我还是头一次见。黑色的照片蛮大,影响了五分之一的版面,加上每页1500字的容量,让人看的眼睛发黑发酸。但还是在擦了几次眼水之后,勉强看完了《色.戒》。除记下“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到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两句话以外,就是几个阔太太打麻将、一个女主人公邀和她相好的男人紧紧张张、神神秘秘的去买钻戒的过程。感觉以自己的阅历竟然还没有完全看懂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是不是浏览的过快或是阅读的过程很不舒服,影响了理解亦未可知。由此,顿悟读书也是好辛苦,甚至是磨难。不是想像中那么欢畅美好。

羞于提起的是,我的四个大书柜里,放满了中外名著。并不是赵老师说的两个书柜,也不是他说到的那几本书。但过去舍得买书的人是我,没时间看书,甚至懒得花心思去看书的人也是我。几年前莫言老师的书一买就是一整套十四本。到如今仅仅看了两本,一本是《生死疲劳》,一本是《丰乳肥臀》,还不是很完整。后面听说出了个《晚熟的人》,又是第一时间网购回来,看了一多半就放在了一边。陕西著名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的著作一本不少。还有王小波的系列书籍,三个时代,有《原谅,但不能忘记》四册,还有精装本的《安娜卡列尼娜》、《霍乱时期的爱情》、巜百年孤独》,多了去了。至于同学文友们这几年赠送的书就更多了,有的至今还没有打开塑封。买书拿到书的时候,曾憋足了劲决心看,但一放进书柜,便因为工作太忙太累,就不再打照面。近几个月来虽然重心在努力地转移,但有点饥不择食,首先被多个平台上发布的名家中短篇小说、散文吸引,每天盯着手机,偶尔才有看纸质书的欲望,但一打开厚厚的小说就有点发急发熬煎,恨不得一目十行。不知道自己想吞进些什么,烦躁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本书看完。加上记忆力减退,那怕仔细看了的几页,合上书本后回想,感觉什么也没记下。如此一来,直拍脑袋,非常沮丧。就像庄稼人到了播种时节不知种什么一样的迷茫。越是焦急越是不知如何下爪,无奈只有围绕每天一千字的“作业”胡乱折腾。明知急功近利的读书肯定不可取,但平心静气的去阅读经典又坐不踏实。还是有些遗憾,有些焦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