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的自己吗?那个勇敢无畏的小孩。想要学会抬头,无数次用脑袋砸妈妈的下巴;想要学会走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了大半年才做到健步如飞;想要学会说话,咿咿呀呀的练习了两年才蹦出一句两三个字的话。那时候的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失败。
还记得那个三、四岁的自己吗?有了自己心爱的物品,却不懂得轻拿轻放。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想自己去试验。有了一个计划,却不愿意受到父母的意见。然后悲剧的都失败了!紧接着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皱着眉毛、表情严肃的妈妈,而那只操劳的手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开始害怕失败……
到了学校,我们学了一句话:“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可是我们考试失败了,做题做错了,学习遇到困难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因为我们犯错而喜悦的老师,却看到一个指着我们脑门骂,说我们无能的老师......
从此以后,我们不再正视失败,不再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我们开始刻板的认为失败就是失败,再也没能在失败中得到成功的指引!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为什么你还那么害怕失败?失败和困难的真实面貌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的出现,又把我对失败的认知摆回正道。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了解这一点,你就可以用失败来证明自己确实努力过,从失败中获知更多的信息,知道自己是应该更加努力,还是应该尝试其他方法。
这才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失败只是在告诉你:这个方法行不通;而不是告诉你:你是一个无能的人。我们不需要改变自己,只需要改变做事的方法或者步骤或者材料,就能够排除面前的困难,接近成功。
爱因斯坦面对他人对他1000次失败的质疑,他平淡的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证明了那1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实验失败不能理解为制作电灯失败,而应该理解为材料不对,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想法,爱因斯坦经历1000次失败都能不以为然,所以他最终成功了。
结论:一件事的失败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失败。
《认知天性》也对困难进行了重新定义:
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
面对学习困难,大多数人会跟能力、才华、天赋等挂钩,认为自己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差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改变现状,然后导致行为退缩,不再想办法战胜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接着进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别人在进步,时代在进步,唯有自己被落下。不知不觉,最终成为自己口中的失败者。
《认知天性》说:“你觉得学习吃力那就对了!这证明它对你很重要!”学习遇到困难不是因为你的能力差,而是因为这个知识点很重要,需要你花心思才能得到它。
另一个角度是能力圈。在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一定能做好,如果你的能力圈很小,能做的事情就太少。想要扩大能力圈就一定会遇到困难,所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请不要太抬举自己,以为困难专门来为难你!而事实却是,无论你是哈佛还是北大,想要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就一定会遇到重重困难。差别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应对方式不同罢了。
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然而我们要通往更高层次学习的桥梁,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不怕失败!然后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要害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识别误区,正视失败
误区一:反复阅读和做笔记是高效学习方法
反复阅读和写笔记,看似都记下了,非常高效,但记下的是在本子而非脑子。当我们遇到问题,需要调动脑子里的知识时,你会懊恼的发现自己知之胜少。看似高效却效果极差的方法是引爆挫败感的原因。
而正确的方法是每看完一段文字、上过一节课,然后花几分钟时间,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刚刚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空白的脑子会慢慢回想起那些重点。《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中提到的:先停三秒,让脑子想一想,然后再写在笔记本上。也是这个原理,先在脑海里留有印象。
这个学习方法被归入到“检索式练习”,即在脑海里回忆重点、概念或事件。在回忆过程中,你会有挫败感,因为很可能刚刚学过很多内容,却只能回忆起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方法看起来非常低效。但是经过这么一想,脑子里留有印象,下一次复习时,再次回想,就能加深印象,脑子就能记得更牢固,更持久。
误区二:学习越轻松,时间越长越集中,记忆效果会越好。
课堂上老师会用各种ppt、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学起来不那么费劲,然后告诉学生们多读多背多练。但是到了第二学期,我们常常听到老师抱怨说:“看来你们把学到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为什么花了一个学期学的知识,一个暑假就忘记了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书本上的知识,锁在书上了。简单说就是和日常生活、工作无关。所以不是我们不想记,而是真难入脑!
经《认知天性》的三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当事关重大时,当抽象的事务被形象化时,当事情和个人息息相关时,你就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1、建立联系,让事情和个人息息相关:
书中例子,马特在学习喷气式飞机的驾驶,经过5天的理论学习,他有80多个不同的记忆任务,包括电路、气压、燃料等等...
一起参加学习的学员和马特一样已经进入了呆滞状态时,学了却记不住。直到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谁在飞行中遇到过燃料过滤器支管线路灯亮起的情况?”坐在后座的一个飞行举手了。从那一刻起学习效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员们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和提问。
2、可视化,让知识“看”得见:
背诵,也许是很多人不想面对的难题。因为反复阅读和背诵,枯燥乏味、花费时间之长、效果之差真是不言而喻。10年前反复背诵过的英语四级词汇还能记住几个?我在脑海里搜索,却悲哀的发现只记得一个单词叫“naive”。在回忆时,那句话所展现的图像又一次出现在脑海里:“一个喝奶的小孩把奶瓶递给你,然后奶声奶气的说naive,是不是很天真?nai(奶)+ve读[nai'i:v]=天真的。”
误区三:重复接触等于记住
最近娃上一年级了,天天听老公破口而出的几句话是:“刚刚才讲完三遍!怎么又不记得了?!这个拼音我跟你一起读不下10次了!怎么还是不会?!”这夺命问就证实了重复接触不等于掌握知识!只要不过脑,重复练习纯属浪费时间,别无益处。更悲剧的是还要给自己贴上一个“笨蛋”的标签......
《认知天性》中讲到心理学新生第一次考试后都跑到教授门口排队求解释。因为他们非常认真努力的按照老师讲课的内容去做笔记并背诵重点,但考试结果却不及格,让他们非常费解。而老师几个问题就把他们问倒了。“你有测试过自己吗?你能写出条件反射的概念或运用到写作中吗?你在阅读时,有想过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吗?”
为了不让努力白费还是要找对方法。重复阅读就不是一个好方法,它花的时间最长、取得的效果最差,还只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碌又很努力,仅此而已。
结论:不动脑的重复接触不能达到有效记忆。
误区四:自己能看懂等同于掌握
元知识指三个方面:1)知道自己懂的叫“已知的已知”,2)知道自己不懂的叫“已知的未知”,3)不知道自己不懂的叫“未知的未知”。
自己能看懂等同于掌握就是“未知的未知”的范畴,也是我们考核不能通过的原因。听课很顺利,看书也很流畅,没有那种无助的感觉——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就不知所云。你就不会花力气去巩固它,因为你以为自己懂了。但要调用的时,你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我都没记住!”
我已经学习两年的理财知识,市盈率这个概念实在太简单了,就是每股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我非常自信的认为:我懂了!而打脸的事实随之而来,当我看到每家公司的市盈率都不一样,行业与行业之间市盈率的差异也很大时,我就懵了。我不知道市盈率在什么位置,代表这个企业较好。经过实际操作,我才知道我对这个基本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
结论:容易的概念不代表容易运用,我们应该学习一个方法来及早发现自己的“未知的未知”。
误区五:知识多等于学习力强
创新=99%的模仿+1%的创意(忘记出处了)。但我非常赞同这句话。99%的模仿指的是知识积累,而1%的创意就是学习力。没有知识的积累,不可能有后面高级运用。跨界用的就是创新,即积累的知识和学习力。换言之,这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没有谁能够只有知识的积累就能成才,也没有谁能够在没有知识沉淀的基础上创新。
人类的大脑好比工地,知识是砖块,将知识的砖块运到大脑里叫记忆,而将脑中的知识砖块建成高楼大厦的过程是创造力。“记忆的过程”和“建设的过程”才是学习力。所以知识多不等于学习力强,我们除了要会搬砖,还要会怎么建房。这才是学习力强的表现。
误区六:考核是来衡量业绩、成果的
很多人“谈考色变”。面对考试,人们的反对声络绎不绝,赞扬声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更是遭到了家长和考生的唾弃与批评。但其实考试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一考定终身的想法。这个想法让现代父母对成绩都趋之若鹜,更别说能够客观的看待成绩背后的意义。高考就像人生的第十八层炼狱,却历炼出很多高分低能的成年人。便是因为考试成绩被曲解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人们错把考试成绩当果实。
可是,考试只是一个检验工具。考核成绩差,只代表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变换学习方法、巩固知识;考核成绩好,只代表学习方法正确,学习效果好,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仅此而已。
经过对低效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澄清,我们不再将低效的学习方法与人生的成败挂钩了,这是曲解,只会耽误你进步。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可以放弃低效学习方法,慢慢掌握高效学习方法,一步一步向我们身边的大神靠近,像他们一样展现自己的才华,扩张自己的能力圈。我们在获得最后的成功之前,只需要坦然的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就能真正践行“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精神,实现屡败屡战直到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