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人生感悟ABC》
独处是一种能力,你可以吗?

独处是一种能力,你可以吗?

作者: 自在语莲 | 来源:发表于2019-01-15 15:57 被阅读2次

    好友的一段虐恋告于段落。女孩子终于可以解脱放下找到了自己的新的归属,男孩子依然在各种女人中徘徊无法释然自己的痛苦,无法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管结果如何,我都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带着最大的爱意,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每个人能够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急于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不因为内在害怕孤独,而让自己总是生活在人群中。祝愿你们此生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能够放下内心的防御,能够分享自己内在的脆弱,能够真正找到属于自己内在的平和和喜悦。

    可以说,每个人生来就是带着先天的功课要来完成的,如果这辈子不能完成,肯定下一辈子还要重修。所有的痛苦都是一个提示,我们需要来做功课啦!快来吧,哈哈。虽然这个过程很难,但是如果在路上,就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幸福。现在有一句很火的话就是:“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看到这句话我就想笑,可是我很赞赏这个乐观精神。不过我可不想当神,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可能也就是承认自己的平凡。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情绪发展成熟的人,是构建了很好同一性的人。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样的人是喜悦的、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这样的人是安全的,完全信任的状态,包含了对自己是单独一人的深刻接受。这不是出于孤立和害怕亲密,而是出于单纯的意识到“就是如此”的存在感。

    按照埃里克森理论,婴儿期依恋、青春期同一性建立到中年期繁衍对停滞,每一个时期都是密切相关的。而马勒的理论认为,人在3岁之前,就应该完成分离—个体化的发展。这更加印证了,独处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无法独处的人是没有完成同一性发展或者在婴儿期没有完成分离—个体化发展的。可以说,独处的能力与婴儿期安全依恋建立密切相关。

    无法独处的根源

         按照埃里克森和马勒的理论,独处能力的建立是源于婴儿期。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书中,阐述了,婴儿的绝对依赖意味着要适应依恋对象——他们有特意的力量和脆弱性——除此被无他法。因为他们必须适应,也必将适应。婴儿对依恋对象的自动适应无疑是生存所必需的,也是本能的。依恋更多的则是被安全感的需求所驱动的。由于婴儿还没有能力产生自己的安全感,他需要依恋对象的帮助来应对自己困难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管理被称为情感调节。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自我,他的出现是作为这些适应性策略的一种功能,以及作为特定的感受、想法及行为的一种功能,而儿童最初的依恋关系可以为他们有效地留出空间。儿童对自我的表达中,那些能唤起依恋对象调谐性反应的表达会被整合,而那些唤起冷漠的、不可预测的以及吓人的反应的表达,则会被防御性地排斥或者扭曲。其中被整合的部分,就会享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发展轨道,而未能被整合的则会停留在未发展的状态中。

    如果一个人没有完成整合,内在就是存在分裂。没有获得过完整的安全依恋,所以内在总是害怕孤独而产生绝望。他们需要重新整合的是活在自身之内的能力,而不是感觉生活的重心位于自身之外,实在他人的心智和反应中。

    未经整合的情绪使我们害怕孤独无法独处,同时也操控着我们的生活

    一是反弹行为、任性、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是不切实际的期待,这些期待里面掩盖了很深的创伤和饥渴、会将以前到现在所经验到的恐惧和不信任全都投射到其中。

    三是各种逃避策略,包括要求指责、操控、罪恶感、报复、矫正、视而不见、放弃等等。

    四是依赖和反依赖

    五是补偿机制

    六是上瘾行为

    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种天然的自信

    独处的话题是这周心理课的作业。显然我觉得我写的还是很认真地。但是在分析独处的过程中,我一直感受到来自于身体心轮附近强烈的痛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内心也在同时被一点点拨开,最深的痛又被唤起,那种害怕被攻击、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的多种的恐惧瞬间又开始冒出来。这种痛让我瞬间泪流满面。庆幸的是,我会选择逃避和拒绝,因为现在我不害怕了,我知道这些都是我的情绪,我相信我现在有能力陪伴这些害怕,虽然他们现在让我感到很痛,但是我愿意静下来好好的陪着他们,不管是哭泣还是观察呼吸,我都愿意与他们同在,因为所有的情绪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愿意接纳他们,让他们陪伴我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处是一种能力,你可以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jy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