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爱情与面包(二):学历

3-爱情与面包(二):学历

作者: 丶花辞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23:21 被阅读0次

    学历

    文明不等于文化。

    文明是知识的积累,文化是人的素养。

    很明显,文明不是文化的必要条件,因为素养至少是可以从家教获得的。

    但是文明也不是文化的充分条件,即知识的积累与人的素养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我想从 “教育资源”、“我的教育”、“身边的教育”、“应试教育的本质”,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育资源

    曾经我对教育资源的理解,只停留在 “多与少” 的偏差上,比如闲来吐槽一下北京人考清北,但从没想到过它的 “有无”。

    因此我一直不是很能理解,在考大学很容易的今天,没读过大学是一种什么情况?

    直到几个月前刷到浙大郑强教授的言论,才知道中国教育资源的差距竟如此巨大。

    要认知到这一点很容易——

    每个省份一定会有一所以省份、省会命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省名大学平时几乎没听过,而且也没其他叫得出名字的大学在这个省,那么这个省教育资源的匮乏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再结合一个基本常识——高考志愿填报时,任何大学招收省外的名额都是很少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的省份里,没去上大学还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吗?

    那么对这里的人的文化、素养,还能用学历这把畸形的尺子去衡量吗?

    更何况有些省几乎只有一所名校,对于整个省的教育资源也是杯水车薪。比如郑强列举了母校浙大所在的浙江与家乡贵州。

    只是浙江的经济条件比较好,虽然本地教育资源匮乏,但很多家庭可以送子女出国读书。

    自从我明白了这一点后,学历的最后一丝颜色也从我 300度的镜片上抹去。

    我的教育

    要谈论应试教育的影响,必须以自身受教育的情况做范围限定,才不失公允、不乱臆测。

    我家乡是四川的第二大城市,教育作为了它的口号之一,甚至提出 “教育产业化” 的概念。

    小学因为亲戚的关系,我在最好的两所公立学校之一、最好的班级就读。

    但并没多少记忆,留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尊师的礼貌,以至于到初中之后,同学里只有我还有着向老师敬礼问好的习惯。

    初中那时还主要是按地区分配和自主招生,我在当时排第三的学校、最好的六个班级之一(但排最末三位)就读。

    初中勤奋程度中上,但中考时那一届学校的成绩最好,我也发挥得没有失误。总分750,考了666分。

    于是高中便去了最好的两所公立学校、最好的班级之一就读,取名就叫英才班(我刚好到它的收分线,660分)。

    高中前的暑假还把我们召集起来开会,主要让刚毕业的一些考上清北之类名校的学长,向我们聊聊高中学习生活。期间还填了一张单子,上面有一项是期望的大学,自然大都填了清北。

    但其实在初三时,家里就发生了变故。我的故事也并没有向着励志的方向进行,而是成为了励志故事背后,“幸存者偏差” 的分母。

    高中开始心情很低落颓废,几乎不做作业。

    到了高三,我主动要求转去一个最普通的班级,希望换个环境能有所改变,但去了之后改变并没有发生。最后高考也考得很差,刚到一本线。

    于是在一个一二本专业混合的大学,读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无精打采地度过了4年。平时考试看2-3天书便轻轻飘过,临近毕业才走遍大学的每个角落。

    但这4年软化了身体的同时,也松动了我很多应试教育带来的僵化、教条观念。

    这就是我受过的教育。

    身边的教育

    应试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人有什么影响?

    从 “文明”(知识的积累)来看——

    我所经历的那种收分刚到一本线、一二本专业混合的大学,真教不了什么东西。

    学校的任何一门学科考试,让一个高中生考前看两三天书,一定能考过,甚至逃课别被发现得太多,还能拿奖学金。

    经常听到 “大学 ‘学’ 的是学习方法。”这句话,但它不过是很多大学对自己 “教不了什么” 的诡辩。难道所谓的 “学习方法” 就是这种考前看两三天书的投机吗?

    我现在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技术能力也排在大学那一届同学的前列。因此回首作出上面的评价,应该足够客观。

    再回到高考这个筛子上——

    客观上来说,一本线的标准已经是按成绩 10%左右划分的了。

    但踩在这条 “十里挑一” 线上的教育,却连 “文明” 都不能带来。充其量提供了一个便宜的住宿、饮食,然后就是 4年的自行摸索罢了。

    再从 “文化”(人的素养)来看——

    事实上,北漂几年回来后发现,面熟的大学男同学里,居然连没嫖娼经历的都屈指可数。

    而最近一个初中有几分姿色的女同学,也在类似的大学研究生毕业了。但有意思的是,我正好见证了她初中至今的经历——

    “初中的放浪 -> 高中因打架、校外关系被退学 -> 混了一两年社会 -> 去学画画、跳舞,走艺术生上大学 -> 工作公司和导师合作,再轻松水到文凭”。

    这就是我在受教育之路终点,遇到的男男女女,踩在应试教育那条 “十里挑一” 线上的男男女女。

    这让我实在找不出,站在这条线上看人的意义所在,甚至它有时更像是一副伪装和陷阱。

    应试教育的本质

    我不喜欢臆测没经历过的事,因此对这些年来时常曝出的各种奇葩教授、导师的新闻,不作为例证去臆测更好的大学。

    但我想从应试教育的实质、对两个最要好的名牌大学朋友的了解,再来定性地看待学历——

    正如第一封信里提到的,人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其实是过去外界思想的傀儡。

    这些思想明显来自于两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甚至从时间上来看,学校教育占据的比重还要更大。

    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公认是一种应试教育,没有 “传道”,只有 “受业解惑”。

    老师的水平,只在于他们的讲解与 “自己看参考答案” 的差距。甚至对于成绩非常好的学生而言,还不如自己看参考答案。

    而能教出十几个考上清北的最顶尖班级(后文朋友A),其实老师就多做了一步:“归纳”。把各种题目的本质研究透彻,解法分类梳理出来教给学生。

    但这样日复一日的解题,对于人的素养能有什么影响呢?

    也就是多了些循规蹈矩的理性吧。再就是幸运地遇到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可以得到几分濡染。

    尽管人在成年之后大多都听不进道理,但在初高中的受教育阶段,这样的大道理是最容易被传授的,可惜都淹没在了题海里。

    因此家庭教育、大学前的成长环境,才是对人影响最大的。

    其实还有个词经常与应试教育一并提及,那就是说了很多年要转型的 “素质教育”。

    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那么学历与文化的关系就不言自明了——我们受的教育本就叫 “应试教育”,不是 “素质教育”,那 “学历” 一事还往 “人的素养” 上扯什么呢?

    所谓 “牵强附会”,莫过于此吧。

    再看那些高校奇葩导师、教授的道德、学术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教育成长的土壤里就没有文化的养分,这只是功成名就后个人本色的正常发挥而已。

    虽然应试教育不能修正道德的偏差,但也不至于 “背锅” 被诟病。尤其是流量时代的负面新闻,天生便具有 “以偏概全”、“树立典型” 的特征。

    应试教育,是一种中性的教育。

    学历,也是一枚中性的标签。


    为了使得这封信内容范围完整,最后不免要拿两位最要好的朋友做例子。这也是我公众号只给不认识的人看的原因~

    但朋友身上无所谓优点、缺点,只是一些 “不同” 而已,接受这种不同,是友谊的基础,也叫做尊重。

    朋友A,研究生毕业,高考数学发挥失常,但还是上了清北录取线,只是没敢填报。

    他身上有一种独生子女 “容易” 有的自我。

    一次广场滑旱冰的时候(我两都不太会),有个几岁的小孩滑过来了想跟我们玩,小孩说要教我,便推着我前行,速度并不快但我已经脚步不稳了。

    之后小孩放手绕到我前面,我选择了摔倒来避免碰撞,但摔得很轻,我自然是没发火,笑着让小孩自己去玩,不用这样 “辅助” 我。

    可是朋友A 并不因为对方是小孩就去迁就,小孩找他时厉声相向。甚至如果因为小孩干扰使他摔倒的话,是不介意动手教训的。

    朋友B,保送,在读博士。我和 B也是初中好友,高中同校,每天中午一起吃饭。高二的时候他因为成绩优异,转到我所在的班级,又短暂成了高中同学。

    最近叙旧提到我俩第一次去 KTV唱歌(他喜欢唱歌,高三时主动提议),只有我们两个,路上找不到 KTV具体位置了。

    于是询问一个出租车司机,但可能是距离上没理解清楚,我们上了车,结果几十秒钟之后转弯便看到了。我们尴尬的让司机停下,却没给钱走了。司机喊着说至少给个起步价啊。

    当时学生时代钱很少,不守乘车规矩可以理解。但我说现在的话,我们还是应该给那几块钱的起步价。可朋友B 仍然觉得自己没问题。

    他的性格里有一种中庸、拘谨的计较。甚至还有一次几个初中同学聚会,最后他提出把玩游戏的牌,费用按比例让愿意带走牌的人支付,当时就把朋友A 惹生气了(我们三个关系是最好的)。

    这些都是发生在近几年大学、工作时的事,与朋友A、B相识多年,没有发觉他们的素养有受教育改变的痕迹。

    这就是我有限地、向更高教育望去的视野。

    甚至我觉得大学之后的教育,像是一台冰箱。师者与学生的接触更少了,内容也更专业化了, “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还有谁会有意识地教你 “做人的道理” 呢?

    也许能从德艺双馨的师者身上,耳濡目染一些品格修养吧。但家庭方面不比这更多吗?

    教育,终归是家庭、成长环境影响得最多。

    学校的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是一种中性的教育,并在完成之后贴上一张中性的学历标签。

    这就是我对学历的评价。

    (ps:而且话说这都 2020年了,没见着还有人买肉时,在意或介意猪屁股上的印章啊!也许心里的辫子真是更难剪一些吧,尤其还是新长出来的辫子。)


    2020年7月3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爱情与面包(二):学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lj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