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作者: 残月落花知心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19:42 被阅读0次

            读完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已是凌晨两点多了。闭上眼睛,却久久不能入睡,阿米尔与哈桑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错综交杂在我脑海上映,我想我该写点什么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明白了虽说时间很贪婪,有时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陈年往事可以被埋葬,但终是无用的。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以救赎。

          小说以第一人称阿米尔的口吻讲述了他与仆人的儿子哈桑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已逝的祖父是一名律师,父亲是一个善良的、富有爱心的成功地毯商人,他们都是正统的普什图人,拥有足够多的金钱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哈桑是他们家仆人阿里的儿子,是哈扎拉人,一个被歧视、被压迫的种族。哈桑比阿米尔小一岁,他们喝同一个哈扎拉女人的奶水长大,他们是彼此最好的玩伴,阿米尔第一次开口说话叫的是“爸爸”,而哈桑第一次开口说话叫的是"阿米尔",可见阿米尔在哈桑的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凡事阿米尔的要求,哈桑都不会拒绝,每次闯祸后,哈桑都会一人主动承受责罚,虽然阿米尔有时会有一点点愧疚,但都会自我安慰地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最多拿出自己的旧玩具抛给哈桑,以使自己安心。他们是很好的玩伴,但当阿米尔亲戚家的伙伴来做客时,阿米尔是不会叫来哈桑和他们一起玩的。

          阿米尔可以上学,接受教育,认好多字,读好多书。而哈桑却不可以,因为他仅是一个仆人,在厨房忙碌,喂牲口,浇草坪,伺候主人才是他该做的。总体来说,阿米尔对哈桑很好,他们在房子附近的山丘上共同拥有一棵刻有他们两人名字的大树,在那棵树下阿米尔还会给哈桑读上一两段故事,对此哈桑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文字对他来说是一个他永远无法触及又无比神圣的谜,但他无比享受这一刻。

          阿米尔和父亲的关系很冷淡,阿米尔一直认父亲痛恨着他,因为母亲是生他时难产而死的,其实是阿米尔的父亲觉得阿米尔生性懦弱、胆怯,一点都不像自己,要不是他亲眼看见阿米尔是从他妻子的肚子里爬出来的,他决不相信阿米尔是他的儿子,对于哈桑勇敢坚强的性格,他更喜欢些。阿米尔爱好写作,但对他的写作天赋,父亲并不看重,除了哈桑以外,只有父亲的朋友拉辛汗鼓励阿米尔写作,因此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1973年,默汗默德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斯坦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有一次,阿米尔和哈桑遇到了镇上的一个崇尚纳粹的恶霸少年阿赛夫和他的两个跟班,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拿弹弓强忍恐惧吓退了阿赛夫他们。

            1975年在冬季风筝赛上,阿米尔肩负父亲重望,要在比赛中获得冠军,对此阿米尔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阿米尔是非常出色的"风筝斗士",他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风筝的线,而哈桑也是杰出的“追风筝的人”,因为在阿富汗斯坦风筝被击落掉下来归追到它的人,得到风筝的人是最光荣的。在这场比赛中,阿米尔的风筝经过重重厮杀,终于切断了天空中最后一只蓝风筝的线,获得了冠军,阿米尔看见坐在屋顶上的父亲那激动兴奋骄傲的神情时,他知道改善他与父亲之间关系的机会来了,他一定要得到获得第二名的那只蓝风筝。当那只蓝风筝掉下来时阿米尔和哈桑激动得紧紧相拥,哈桑闪烁着他那双大眼睛坚定地告诉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就跑开了,哈桑在追到风筝后返回的途中碰到了阿赛夫等人,他们向哈桑索要风筝,哈桑坚持不给他们,阿赛夫强暴了哈桑。而这一切刚好被前来寻找哈桑的阿米尔看见,但阿米尔却由于胆怯懦弱而不敢上前阻止,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默默走开。尽管他心里很难受,但他告诉自己:哈桑仅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得到父亲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

          哈桑顺利地带回了那只蓝风筝,父亲第一次赞扬了阿米尔。但从那以后哈桑再也没有笑过了,他总是默默地做完自己的事后,躲进被子里睡觉,而阿米尔也觉得自己没有办法面对哈桑,处处躲着哈桑,他们之间以前那种亲密无间再也不复存在。哈桑意识到了他们之间的问题,主动找阿米尔,而阿米尔都会拒绝他,直到一次阿米尔带哈桑来到他们的大树下,阿米尔捡起树下的烂石榴拼命地向哈桑砸去,哈桑震惊地呆站在原地,阿米尔边砸边咆哮着让哈桑还手,但哈桑始终不动,任凭阿米尔将石榴砸向他的脸和胸膛。阿米尔愤怒着,咆哮着,痛苦着,他多么希望哈桑能还手,揍他一顿,这样他就不必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愧疚,但他忘记了,哈桑从来都不会反抗他任何事。面对这样的哈桑他觉得自己要疯了,他们中必需有一个要离开,于是阿米尔向父亲提出了换仆人,但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他13岁生日宴会后将自己的生日礼物偷塞进哈桑的被子里,陷害说哈桑偷了他的生日礼物,因为父亲最讨厌偷窃者,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竟然不相信哈桑会偷东西,然而哈桑却自己站出来说是自己偷了阿米尔少爷的生日礼物,甘愿被赶走,因为他知道那是阿米尔的意愿,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阿米尔的人,他猜到阿米尔看见了一切,也懂阿米尔,所以哈桑和阿里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搬到哈扎拉族居住的哈扎拉贾特山区去,阿米尔第一次看见铮铮铁骨的父亲因为他们的离去而嚎啕大哭,还有哈桑跌在车后座离去的身影……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斯坦,1801年父亲带阿米尔逃到巴基斯坦白沙瓦,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之后阿米尔父子又转至美国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居住,阿米尔在美国读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作家,还在圣何塞的跳蚤市场遇到了原阿富汗的一名将军的女儿索拉雅,并与她结婚。在这期间父亲因肺癌去世,他们搬到旧金山生活,但一直没有孩子。

          2001年,弥留之际的拉辛汗打来电话,让他来巴基斯坦,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原来在阿米尔父子离开之后拉辛汗去往哈扎拉贾特重新找回了哈桑及其妻子,在这20年间他们共同照看着阿米尔家的大房子,哈桑还有一个儿子叫索拉博。然而在1996年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后,由于种族歧视哈桑及其妻子被枪毙,索拉博成为了孤儿,被送进了孤儿院,在拉辛汗那里阿米尔知道了哈桑其实是父亲的私生子,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知道真相后的阿米尔赶往巴基斯坦,在手续办理期间却遇上了成为塔利班头目的阿塞夫,最终索拉博用弹弓射伤了阿塞夫,他们才顺利逃出,历经千辛万苦索拉博被接回了旧金山。然而索拉博却因为之前受到的伤害不与人交流,直到九一一事变之后的一个周末,阿米尔教索拉博用哈桑惯用的方法切断了对方风筝的线,他看见了索拉博嘴角浅浅的弧度,当他问索拉博是否想要他追回风筝时,他想他看见索拉博点头了。于是,他听见自己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他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mx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