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开始提到人的内驱力主要分两方面。一是生物性,带来吃、喝、性快感。二是来自外在动机,做出特定行为时,环境会带来奖励或惩罚。
但是书中提到的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的关于恒河猴的实验,却反映出猴子的行为和这两种动机都没关系,纯粹出于好玩。当实验者在机关上加上奖励(打开机关就会得到葡萄干)时,反而使得猴子打开机关的成功率降低了。
说明有时候管理者惯用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并不太好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感觉这种“好玩”的内驱力反而是现今社会人们愿意工作,愿意玩命奉献的主要原因。我因为好玩,所以愿意主动加班,主动出钱出人出力。
这和我今天听到一个关于“学霸”与“学神”的定义很契合。所谓“学霸”是为了达到某种较高成绩而努力学习的人。所谓“学神”是因为ta觉得学习知识这件事情让ta很快乐。
内驱力其实就这么简单,找到让自己快乐,好玩的原因,就能长久,不知疲倦的做下去。
晚安,我爱你~~
《驱动力》如何挖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