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区块链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绝对非 ”公有链”莫属。可以说,谁能成为区块链基础层的主链,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巨头。
底层公有链,就相当于区块链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存在使区块链从概念走向应用的门槛不断降低,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想象空间也被无限放大。简单来说,公有链就是区块链领域的windows,而公有链的每次升级以及更新换代就相当于windows的每次升级了。
现阶段公有链简介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现阶段的公有链:
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公有链的鼻祖,交易可以通过脚本来实现,但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比较简单,仅有256条指令,因此存在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等诸多问题。
比特币虽然贵为币圈风向标,但是在其上面构建商业化应用,显然是不现实的。
以太坊
相较而言,以太坊是一个可编程的区块链。目前大多数的ICO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开发者在以太坊上运行项目,需要支付以太币。基于以太坊的项目越多,对以太坊的需求就越大,以太币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成为了目前区块链时代的最大赢家。
但以太坊也并不是完美的,它的平均交易时间在十几秒至十几分钟,网络拥挤情况下甚至会需要十几个小时,最近的fcoin事件导致以太坊极度拥堵,交易成本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支撑大量的DAPP同时运行呢?
同时,以太坊依然存在扩展性和效率的问题。以太坊采取的租赁模式,相当于是租用了节点的带宽和计算能力,因此每一个交易都需要给节点一定的转账费(gas费)。另外,以太坊的“可编程”并非“可任意编程”,也就是不具备“通用计算”能力,其经常强调的图灵完备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物理局限性制约。
EOS
EOS是Block.One公司正在研发的一个区块链底层公链系统,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区块链应用性能低、安全性差、开发难度高以及过度依赖手续费的问题,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
EOS 提供帐户、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数以万计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调度。该技术的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体系架构,每秒可以支持数百万个交易,同时普通用户无需支付使用费用。
而EOS虽然号称能做到每秒支持数百万个交易,实际的测试网络表明并非如此:
可以看到,主网上线之后,EOS仅能保证1000TPS。
而近期EOS RAM的暴涨更是让DAPP的开发成本大幅提高,不禁让人感叹:原来在EOS生态上第一个炒作的点居然是EOS RAM。
公有链应该怎么做?
作为公有链的代表,以太坊的千倍传奇促使着后来者们争先恐后地涌向这块大蛋糕,知名的就有AE, EOS, IOTA, NEO, QTUM等等。这些公有链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平均ROI都达到了百倍以上。
在高回报的诱导下,无数公链项目开始了摩拳擦掌的征程,然而大部分公链项目似乎忘了公链的存在意义,一味地以追求TPS为目的,只做“技术”不做“人”,公链的主要功能是做DApps,建立生态,让通证经济跑起来啊!
事实上,如今的底层公链距离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目前的公链项目几乎都不适合商业化应用的开发,大规模应用很难实现真正的落地,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要数目前底层公链项目性能无法支持高并发、智能合约公链平台缺乏支持各类通证生态兼容。底层问题解决不了,商业化应用只是一句空话。
目前,区块链2.0智能合约时代(以太坊)的每秒处理速度大概在70-80笔,这与每秒7万次交易速度的VISA和峰值时每秒9万次交易速度的支付宝相比,几乎没有可比性。现存公有链的巨头们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以太坊希望通过CASPER协议来改善性能,同时侧链的诞生(Gonetwork)也为以太坊的改良提供了方案。
另一方面,用户数量多少和存留率直接体现出DAPP的价值,而目前区块链应用用户数普遍过少。行业分析公司Alethio近期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00个DAPP在以太坊网站上发布并得到应用,即便如此,在以太坊DApp日活数排行榜上,排名最高的DAPP ForkDelta 日活数仅有2517。可以说,一个良性的DAPP生态,即使有技术基础支撑,没有用户就谈不上真正落地。
现在有一款在海外热度较高的公链项目DREP,据了解电报社区已经达到3万多人,而且还没ICO,可以说是一块璞玉。今天主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创始人是量子链前首席开发徐小龙和谷歌造梦工厂工程师Matt Bennice。
DREP是什么?
DREP针对现有行业的并发性低、区块链用户基数小这两大痛点,构建高性能技术底层,实现高用户流量和高价值数据上链,从而打造出一个区块链声誉数据生态。
DREP的系统由两块构成:DREP底层声誉公链和在服务层中部属的DREP声誉协议。
DREP底层声誉公链
所有协议以及DAPP都需要运行在公链之上,而DREP团队就量身打造了这条底层声誉公链,具有扩容性强、性能稳定、注重隐私保护等特点。
DREP链采用新型的状态分片(state-sharding)结构,通过主链和分片相对独立的治理机制,极大程度提升了网络的吞吐量。主链与分片独立处理交易、存储数据、共识机制差异化,提高了并发性能。
DREP链极大程度消除超级节点和分片内的作弊行为;并且支持安全的分片及跨片交易。同时,DREP也已经与QuarkChain达成了合作,将合力研发并制定区块链行业并发性和交互性的解决方案。
最近一次V神来中国做的演讲,相信大家还有印象,演讲内容讲的就是分片。作为以太坊采取的未来扩容方案的一部分,分片技术可谓万众期待。
其基本思想是,将网络中的节点分成不同的碎片,各分片可以并行处理不同交易,这样可以并行处理相互之间未建立连接的交易,以提高网络并发量。分片方案的特点是,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加,网络吞吐量也随之增加。
DREP声誉协议
DREP在服务层中,创新性地部署了DREP声誉协议(Reputation Protocol),服务于DAPP获取用户流量,提升用户留存和加速流量变现。DREP声誉协议主要包括几大核心机制及功能组件:声誉量化算法库,声誉变现模型,双向投票权重机制,虚假账户鉴定机制,用户声誉数据共享池,声誉资产交换中心。
这样描述,读者可能看得一头雾水,简单来说,作为一个企业,它只要使用DREP的声誉协议,就能方便得引入声誉系统,而无需去考虑声誉如何计算、如何变现、如何鉴定等问题,DREP会帮你统统搞定的。
在这个声誉协议之中,DREP为传统互联网平台和各类企业区块链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些平台和企业只需要使用DREP的声誉协议,就可以迅速转型为区块链,而不需要改变原来的操作和盈利模式,这也保证了应用场景上用户的留存,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块链用户基数小的问题。
DREP的特色和优势
解决合作平台的发展痛点
由于传统互联网平台本身的缺陷,声誉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数据不可信、恶意操纵、评价机制单一、缺乏经济奖励、孤岛效应严重等等。
就在此时,区块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去中心化”的先天特性赋予了区块链超越传统互联网的优势,而DREP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传统互联网平台声誉系统的不完善,率先推出了DREP链+声誉协议,试图提供针对各类声誉资产交易变现的高性能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打造声誉管理为核心的用户池
拥有了流量,就拥有了一切,而区块链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用户基数实在太少。试想,如果DREP能通过针对现有平台和企业的声誉管理打造出一个大流量的用户池,那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粘性无疑会让DREP链在这场公有链之战中争得先机。
实现区块链应用价值重构
APP的出现,为生活、商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而目前已知的很多DAPP,并没有解决现有问题,更多的是为了开发而开发,实用性弱,使用操作不便捷,准入门槛高,难以形成自身的用户体系。
DREP的出现为DAPP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声誉协议在每个DAPP中都能找到应用场景,而DREP链又帮助DAPP提供了各种解决方案,这对于应用的价值重构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降低传统平台转型区块链的门槛
之前,传统平台转型区块链需要通过 ico campaign, 用户进入区块链的门槛基本都是以炒币的方式进入,而DREP的出现,为传统平台转型区块链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方式:采用DREP的声誉协议,其余的事情DREP帮你搞定。
加速转型各类互联网平台和企业
DREP目前已经有以下应用场景:
电商型平台社交型平台工具型平台内容型平台游戏型平台各类企业平台
随着区块链的普及以及DREP的生态发展,声誉数据池的边际不断扩大,未来多元化合作平台可期。
DREP的生态和愿景
DREP的生态
通过DREP底层声誉公链和在服务层中部属的DREP声誉协议打造出一个区块链声誉数据生态。
也就是说,有别于现有传统互联网平台的声誉体系,DREP旨在打造出一个去中心化的声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差评师、推手、水军现象将被有效地预防和减缓,我们所看到的声誉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营造一个更良性的平台生态。
DREP的愿景
在互联网红利尾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机制、经济激励、数据共享的优势,为各类应用重构一个价值再分配、流量再激活、以声誉体系为核心的区块链平台。
也就是说,DREP的愿景是将所有互联网平台和传统企业的声誉系统整合起来,都放到自己的DREP链上,并为他们重新打造一套多维度的声誉体系,让声誉数据实现更有意义的量化、变现和共享。
DREP的布局
应用层
澳大利亚电子商务平台HarkHark将基于DREP声誉系统,实现用户加速增长与流量变现,未来DREP链便能够为HarkHark平台提供高性能的系统架构,包括DAPP的构建和一站式通证化的方案等。
中东集团Comebey加入DREP链,带动DREP声誉数据池在中东地区的用户覆盖,力图更精准的用户获取,生态内部通过加密货币作为激励手段,增加用户粘性。
DREP内部孵化的首款落地应用Blockbate涵盖DREP去中心化声誉系统的三大核心特征:投票机制、声誉价值量化以及代币化来激励用户参与和流量变现。
新加坡蛋壳计划是一个汇聚内容创作以及分享评论的平台,基于DREP支持,蛋壳能够对用户声誉进行量化和评级,结合声誉代币化机制,激励用户自发形成良性的共享生态。
数据层
印度大数据项目Zebi联手DREP链,实现线下数据资料和线上声誉数据的有机共享,增强用户隐私保护的同时实现数据价值变现。
越南个性化旅游平台Triip携手DREP基金会为旅行相关平台深耕去中心化声誉量化算法,实现旅游生态数值上链。
服务层
文创服务平台纸贵科技的知识产权与保护将被添加到DREP链上服务内容平台,实现一站化的声誉变现和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可以看到,DREP已经在应用层面、数据层面以及服务层面完成了生态布局,而在未来又有哪些层面会加入到DREP的生态中来?控制层面、交易层面还是处理层面?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静静地等待DREP之后放出来的新闻。
技术层面,DREP有了属于自己的扩容性强、性能稳定、注重隐私保护以及支撑支撑声誉数据的底层架构;资源层面,DREP在主网上线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众多DAPP,并且即将导流各大传统互联网平台;模式层面,DREP没有执着于强调TPS,并非常前瞻性地将目光聚集到了生态落地以及之后的事情了,这个倒是在发展模式上挺不落窠臼。
总的来讲,作为主链,DREP在商业生态、发展前景、可延展性等方面都挺有优势的,可以说是在这场“技术”和“生态”的公有链之战中取得了先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