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微博热搜:有一名游戏主播,在直播中邀请直播间观众总共6万人一起拼多多砍一刀。一直砍到小数点后六位依旧没有砍到一台手机。
拼多多的0元砍价这件事情其实一直被用户吐槽,却又有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得去砍价。我身边就有很多人乐忠于砍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却又一次又一次得尝试。我象征性得也去试过。
拼多多砍价还衍生出了很多拼多多互砍群,相互一起去砍价。还有专门帮人互砍,收取费用的业务。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话题:为什么消费者一次又一次得去尝试砍价?哪怕明知道希望渺茫还要去砍价呢?
01
从产品运营本身来说,拼多多的0元砍价营销是一个极其优秀与成功的案例。他通过这种方式去提升了好几个业务指标
1.拉新:新用户可以砍价砍得更多,那么参与的人更希望是新用户帮他卡。
2.流失用户激活:很多人已经挺久没有打开拼多多了,但会有朋友邀请他去砍价,又重新打开拼多多
3.提高用户活跃度:在砍价期间,用户会不断得打开拼多多去看砍一刀的进度
4.裂变指数:每一个参与砍价的人其实都变成了拼多多App的推手,帮助他去推广app,病毒式得传播
而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这里面有很多心理学的内容。其实做产品很多时候就是做人性
02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当一个人获得了一个0元砍价的机会,商品又是好几千的,足够吸引用户的东西。同时一下子的砍价进度已经达到了90%左右。
这时候你会觉得你获得了90%商品总价的一个虚拟金钱,只要你努力去尝试,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商品。
而离开不参与,你会损失这个“价值颇高”的虚拟金钱。
损失厌恶的心理让你讨厌损失而倾向于去获得。所以你参与了
占便宜心理
这个心理现象在电商中一点都不新鲜。双十一、双十二、618等都是经典的占便宜心理。平时商品是1000元的。这个时间点去购买,可以900元到手。
每年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日消费者都会去囤货,哪怕他们短期内用不完也要囤着,特别是化妆品一类,有不少消费者能囤好几年的量。过渡消费,其实就是占便宜心理引起的。
而砍价就更是了,他不是从1000变成900,而是从1000甚至好几千变成0。0代表着不要钱。这个可是大便宜哦
趋完形率
格式塔的趋完形率可以这样去理解:一切看上去不舒服的形体,不管是一个头重脚轻的木架,还是一座倾斜的塔,或是一堵扭曲的墙壁,都会在知觉中产生一种改变它们并使之成为完美的结构的倾向。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喜欢去纠正。
拼多多的砍价进度条、百分比、金额都是这个作用,让你看着进度条无限无限趋近圆满,但他又不圆满。这时候你的“纠正”心理就会使坏,让你去将进度条补充完整。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所有人不喜欢的一个成本。
假如你花了50块钱去买了一张电影票前往电影院看电影。看到1/4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可能不好看,看到1/3的时候你已经确信这部电影非常糟糕,烂透了。
这时候你会放弃看下去,直接离开电影院吗?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有沉没成本在里面。你已经损失了电影片的钱外加好几十分钟的时间。你投入了成本,再加上我们刚开始说的损失厌恶心理,会让你坚持下去。
哪怕没有花钱,时间投入下去了,你也不会轻易离开电影院。这些沉没成本影响了你的决策。
拼多多也一样,你投入的时间,投入的人情沟通都是无法收回的,这些成本会让你不断得尝试下去。
其实在整个拼多多砍价形式里面还有很多心理学的内容。比如间歇性强化,偶尔一次砍价给你砍一个高一点的金额,强化刺激,让你觉得你离终点不远了。赌徒心理,有可能下一次你就100%了。
从理性上来讲,0元砍价是极其优秀的营销案例。从感性上讲,这事情怪恶心人的。但现实就是这样,换成你在做这个业务,你能保证你不这样设计吗?
平静的海面下面,又有多少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如果有收获,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感谢你的慷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