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后一场校园活动
2021年的最后一场校园活动,不是元旦汇演,而是,爱心义卖。
算上这一次,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已是第八次举办校园爱心义卖活动。每场活动,都收获满满。从育人的角度,收获更丰。因为,爱心义卖,不仅仅是,爱心义卖。
一、策略意识的培养:会不会义卖?
解决问题需要策略,爱心义卖同样需要策略,而且需要多种策略。
(一)卖场布置,夺人眼球。
每年的爱心义卖活动,都是班班设摊,且最后还有最佳卖场大奖的评选。因此,每个班级的孩子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在爱心义卖中取得比较多的收入。那么,怎么样才能取得比较多的收入呢?第一步就是要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班级的摊位前面来。怎样才能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班级的摊位前面来呢?卖场的布置以及卖力的吆喝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于是,在爱心义卖的现场便看到了夺人眼球的广告牌,听到了高低彼伏的吆喝声。如此努力,是不是一种策略意识?自然是的。
(二)营销服装,引人入胜。
2021年12月30日下午,有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的元旦汇演。为了演出需要,孩子们盛装登台。
2021年最后一天,是我值班。早晨,在学校门口,看到六年级4班闵钰灵仍然身着演出的裙子入校。不解,便问孩子:“今天还要表演节目吗?”
闵钰灵走进了,靠在耳边,悄悄告诉我:“今天下午有爱心义卖,朱老师说这样能更好地招徕顾客!”
呵呵,原来如此!
营销人员的着装也是营销的一个部分,能对销售成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种策略。孩子们在爱心义卖中学到了,也用起来了。
(三)根据商品,锁定买家。
爱心义卖的物品琳琅满目,其中不乏书本和文具。在三年级的摊位上,还出现了专供七年级同学使用的辅导资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是其中一个小小售货员的姐姐用过的学习资料。
这样的物品,卖给谁呢?三年级同学看似没有兴趣。五年级同学看了看,也走开了。
我问小小售货员:“你们觉得这件商品,哪个年级的同学最有可能感兴趣?”
几个人小眼睛转了转,告诉我:“我觉得六年级大同学最需要!”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明年就是七年级了,很快就能用上!”
分析得有道理!
“那接下来看到有六年级同学过来,你们就要赶紧推销哦!”
正好有六年级4班的同学围过来,几个小小售货员立刻活学活用,对六年级4班同学好一番轰炸式促销。最后,六年级4班的杨子彤以3元购得此件商品。
不同的人,需求不同。因此,针对商品的特点,锁定具体消费人群,对促成买卖,提升销售大有助益。此也正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营销策略,类似于因材施教。孩子们知道,有益无害。
(四)收款方式,与时俱进。
在三年级3班的摊位上,看到一款小水杯,心动不已。将价格从20元一路砍到5元。准备付钱。掏掏口袋,没有现金。怎么办?
“孩子,不好意思啊!我没带现金。能不能先帮我留着,我取了现金再来把杯子买走……”
“没关系,没关系,华校长!我们王老师有微信,您可以扫码支付!”
一旁,班主任王迪老师举着手机,已经打开了微信付款码……
前面几届义卖活动,都是现金买卖,所以每次都先准备好零钱,再逛活动现场。这届开始,零钱也不用准备了!付款方式,在与时俱进。这是不是一种策略?且是很贴心的策略?
逛了一圈,发现三年级3班摊位前面围观的老师最多。看来,认为微信付款,服务贴心已成大家的共识。这也正是讲究策略,为买家设身处地考虑带来的直接收益。
二、同理之心的激发:想不想再义卖?
义卖活动是对孩子们策略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活经验的体现,此外,在义卖活动的过程当中,也处处可有学习,可见成长。
本次爱心义卖活动从下午第一节课开始,到下午第二节课结束,时间比较充足。
六年级4班的小江同学在本次爱心义卖中担当小小售货员,在活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走来我身边,问我:“华校长,我们可以回班了吗?我想回去写作业。”
想回去写作业,想法正当。孩子学习上心,要求上进。可是,这个时候回去,合适吗?生活中,还有除学科学习以外,很多需要有所感受的东西,可以在义卖中,结合小江的这个问题促孩子思考和体会。
“义卖的物品都卖完了吗?”
“还没有。”
“那你觉得能回班了吗?”
……
“街边见到的流动摊贩,天气多冷或者多热,都留在那里。为什么啊?”
“因为他们的东西没有卖完。”
“是啊!没有卖完,不能回家,也不想回家。现在知道商贩们也不容易了吧?”
想提前走,但是又不能走,将自己处于真实的情境当中,体验内心的纠结,体会他人的不易,这也是爱心义卖给与孩子们的感同身受和人格成长吧!
三、学科知识的拓展:为什么不能直接置换?
每次爱心义卖现场,在固定摊位之外,都会有一些流动摊贩,专门面向老师们推销、兜售商品。
“华校长,这本书很好,您买一本吧!”几个三年级孩子捧着几本书围了过来。
看了看,九成新,是绘本。想买,可是没有现金。
“孩子,谢谢你!可是,真不巧,华校长手边没有现钱了……”
一阵沉默,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一个孩子首先打破沉默,同时,小眼睛盯住我的手提袋。袋子里是我在爱心义卖中淘到的好物。
“华校长,您可以用您袋子里的东西跟我们交换啊!”
小样儿,可能是看到袋子里有喜欢的物品啦!
“孩子,袋子里可是我今天刚刚买到的,我还没有用过……”
“那,不好意思啊!华校长。”
几个人异口同声:“华校长,对不起!”
让孩子们难堪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就这样的买卖交易方法而言,确实有值得带领孩子们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方面。
“孩子,即便是华校长准备用袋子里的物品跟你们交换,也会有问题啊!”
一个个面露不解:“华校长,什么问题啊?”
指着孩子手里的书:“这本书多少元?”
“给您,只要5元!”
好家伙,让我得了便宜还不能卖乖!
“好!你们想换我袋子里的什么?”
小眼睛一起看向我手里的袋子。露在最上面的是我在六年级6班摊位上刚刚套环得到的红色吉祥小牛。
“您就用这个换吧!”
嗯,有眼光,看中了我最喜欢的物品之一。
“哦,好的。这个小牛是我用1元套了一次环,套来的。”
有脑子转得快的,赶紧告诉小伙伴们:“不行,不行!这个小牛,华校长只用1元就得到了!我们的书是5元,钱还不够!”
“那,怎么办?”
一下子,几个人他一言你一语,炸开了锅。
“华校长,还要再给我们4元钱!”
“华校长说了,她没带钱!”
“那,华校长再给我们一样东西,也行。”
“给来给去的,好麻烦啊!”
几双小眼睛一起看向我,小眼神分明在向我求助。
“换来换去太麻烦了,是吧?”
“是的!是的!”
“如果您有现钱,就好啦!”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人们正是在交换的过程中,像你们一样产生了‘要是有钱就好啦!’的想法,然后才发明了货币。”
哦,原来货币就是这样产生的呀!一个个小脸上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其实,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都是因为需要。比如分东西,整数不够,我们就学习了什么?”
“分数!”
……
不远处,六年级的孩子说,华校长在给三年级小弟弟、小妹妹上课呢!
爱心义卖,看上去是一场校园活动,承载着孩子们策略意识的培养和同理之心的激发;爱心义卖,本质上还是一个教学现场,有很多需要我们及时把握,助孩子们立足情境以学习和体会的内容。爱心义卖,不仅仅是爱心义卖。所以,2021年的最后一天,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全员参与的不是元旦汇演,而是爱心义卖,因为,从育人的价值来看,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此为教育的根本。
—写于2022年第一天,提醒自己不忘教育的本意与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