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吃饭吃的是环境
每次回娘家,体重至少长二斤,在她家吃饭,觉得做啥都好吃,不知不觉就吃多。
一次,我对爱人说,回娘家吃饭也没感觉吃什么,怎么又胖了呢?爱人说,吃饭吃的是环境,回娘家心情好,自然就吃多了,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爸妈对海鲜不感兴趣,但都喜欢吃鱼,因此,每次回娘家我都会买好几种鱼,或清蒸或红烧或煎炸……,夏季的青菜基本不用买,因为菜园里就有,随用随取。
妈做饭喜欢用大锅蒸饭,开锅半小时就好了,软灿灿的大米饭用筷子打散,味道特别好!比电饭锅做的饭香。
每次回家,我会张罗一大桌子菜,请哥嫂一家过来一起吃顿饭,这是爸妈最高兴的时刻,爸爸还会倒上二两白酒,喝上两口。
一到吃饭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吃多,不吃撑不下桌。
同样的饭菜,在不同的场合会吃出不一样的心情来。
仔细想想,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很多人会嫌麻烦,懒得去做饭,有时候可能一袋方便面就解决了一顿饭。
即使两个大人在家的时候,通常也不会很讲究,夫妻通过多年的磨合,两个人经常会闷头吃饭,少了吃饭的氛围,就是多做几个菜,也吃不起来。
可人多就不同了,一是做的菜多,可选择的余地大;二是吃饭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气氛融洽,心情愉悦,吃饭时间相对较长,自然也就吃得多。
当然,人多吃饭也要分场合,参加婚礼,满月宴,生日宴等场合,虽然菜品也不少,但一般点到为止,不会大吃特吃。
单位搞团建,如果有领导参加也会注意形象,相对拘谨。
但和家人吃饭,内心踏实,有亲情在,也不注意自己的吃相,心情好,所以吃得多。
还有与三、五知己吃饭,因为彼此熟悉,身心放松,也会无所顾忌,开怀畅饮。
生活中看那些大腹翩翩的中年男人,除了应酬喝出的啤酒肚,再就是家庭生活和谐才吃胖的,理由是不是很甜蜜?
如果感到食欲不佳,不如换个环境试试,偶尔和朋友、家人聚一聚,既增进了感情,又打开了食欲,但要有节制,否则还要减肥。
0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不仅吃饭与环境有关,就连植物生长也和环境有关。
今天早晨跑步,看到一株花长在榆树墙的中间,那榆树墙高近一米,这种花平常长得最高不到半米,我惊讶于它惊人的高度,就是因为生长在榆树墙的中间,它必须不断的向上增长,才能适应这种环境,开花结果。
我想到了《荀子·劝学》中的那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意思是: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色的细沙混进了黑土里,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荀子以“蓬草”和“砂砾”为喻,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强调人要受良好的教育、仁德的熏陶,才能健康成长。
03.环境能改变人
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人格。一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孟子父亲幼年丧父,母亲带他长大,他们一开始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学习丧葬的事儿。
孟母一看这样不行,就搬到了集市上,经常接触杀猪宰羊的人,孟子也学习杀猪宰羊的事儿,孟母觉得这样也不行,再次搬家。
搬到了一处学堂附近,在这里一些官员定期来朝拜,孟子学到了一些礼仪,最后孟母决定在这里居住。
孩子在年幼阶段,有样学样,家长应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如果周围都是热爱学习的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感染到这种学习氛围,爱上学习;如果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那孩子也有可能不爱学习。
人们常说,环境能改变人,的确是这样,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人格。
可见,环境多重要,吃饭的环境影响自己的情绪,植物的生长环境影响了它的高度,孩子的生长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未来。
环境不同,结果不同,好的环境需要我们不断去创造,愿我们都能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大环境中快乐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