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102409/5b46a11dedb8f9da.jpg)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的含义是非常广的。
比如,在工作和休闲活动中保持活力、对生活怀有热情和好奇心、积极教导和关爱他人、为社会和他人谋福利、维护公平和正义……这些都具有繁衍的性质。
繁衍的核心含义,就是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活动,突破自我的限制。否则,你就会在衰老的恐惧中陷入停滞。
繁衍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繁衍,是创造性的工作。
在埃里克森看来,创造就是一种特殊的繁衍形式。人家经常说,创造一个作品就跟生一个孩子一样。
创造就是通过你的劳动,把某些你之外的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而一旦它诞生了,它就会独立于你存在。也因为不断把独立于你的新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创造就变成了一种突破自我限制的形式。
所以很多从事创造工作的人,不容易有停滞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事务工作的人,会在中年时陷入焦虑,并希望转向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种繁衍是传承。
阿里云的总裁王坚老师分享他的成长经历时说:
“我原来在学校,很年轻就被评为教授了。那时候跟我工作的老师,很多年纪都比我大二三十岁,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
后来离开学校,一路辗转,加入阿里,忽然发现周围跟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比我要年轻20岁了。从跟比我大20岁的人工作,到忽然跟比我小20岁的人工作,我就会想,除了我自己的工作以外,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当时别人替我做了这么多,那现在反过来,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深刻地影响了我对工作价值的判断。”
年轻的时候获得年长者的帮助,人到中年时开始帮助更年轻的人,这种传承,广泛地发生在工作领域。这种传承,也意味着从年轻时的新手,向中年时的专家的转变。
传承这种繁衍形式,在一些传统的“手艺人”或者“匠人”的工作中,尤为明显。
在工业化以前想学一门手艺,就要先拜一个师傅。这是一个很郑重的仪式,师傅都知道收一个徒弟的分量,不仅是要负责他们的职业生涯,也要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
师徒既是一种工作关系,也是一种包含情感的家人关系。
他们繁衍的形式也很像,只不过联结师徒关系的,从血缘变成了手艺的传承。
很多武侠小说里,师父如果悟到了什么武功绝学,是一定要想办法传给弟子的。如果这种武功失传了,师父就会留下遗憾。
越是重要的技术或者经验,越有传承的责任。
心理学大师米纽庆去世的时候,海贤老师的老师(后称老师)写过一篇纪念文章,叫《最后的吉他》。
米纽庆八十多岁那年,老师请他去北京讲学,米纽庆就跟她说:
“你知道著名的吉他手Segovia吗?我和他一样,给我一把吉他,我就会在台上奏出音乐,但是走下台来,我只是一个老头儿。你现在要靠你自己了,你不想为自己的民族做些事吗?你不愿意在自己的地方发展吗?”
老师当时热泪盈眶,不停地说:“不要不要,我不要你的吉他。”
老师当时说不要,是因为她不愿意承认米纽庆的老去,同时她也知道这个吉他背后的责任。
老师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特别洒脱、不愿意受拘束的人,根本不想承担这样的责任。可是,她说:“我也不知不觉就接过了他的吉他。”
这几年她一直在香港和内地两地飞,教导一些年轻的咨询师。在她的课堂里,她是那么真诚地想把她会的东西交给学生们。
她自己是个老太太了,可是她的工作量都很惊人,上课、督导、见个案,几乎每次都是从早到晚,马不停蹄。这让我们既佩服又担心。
有一次,说起某个著名咨询师在授课的途中去世,她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我也在想啊,我都这么老了,万一哪天我也在这里出事了,你们知道怎么把我弄回去吗?”
一方面,传承其实是很辛苦的,另一方面,她能这么豁达地面对衰老这件事,跟她承担起了这种传承的责任是有关的。这种突破自我中心以后带来的豁达的人生境界,就是繁衍带来的回报。
✔第三种繁衍是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无论是家庭的繁衍,还是工作中的传承,一般都会限定在和我们自己亲近的人中间。比如孩子、学生、下属。但是使命感是传承的深化和扩展,它会把这种繁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
当年米纽庆带着老师去纽约的穷人区做咨询,老师经常迟到。她一迟到,米纽庆就不让她过来了。因为这些穷人区经常有抢劫案发生,米纽庆担心她一个人会有危险。
米纽庆就是在这么危险的城市贫民窟工作。
他为当地的社区培养了很多为穷人工作的咨询师,有时候还会自己出钱帮穷人打官司。晚年的时候,他还以1美元的年薪为纽约的医疗系统改革奔走。
人是有很多限制的,会老去,会死亡,可是,当突破了这种自我中心,发展出广泛的繁衍感以后,就突破了这种与生俱来的限制,拥有了一种超越衰老和死亡的豁达。
听起来繁衍好像是单向的给予,其实不对,繁衍也是一种互惠。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一个榜样和领路人,而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指导对象帮助他发展繁衍感。
年轻人和老年人相互需要,这是人类发展出来的,突破自我限制,传承文明的特殊形式。
在家庭中,孩子是我们的传承和未来;在工作中,作为管理者的我们,总感觉对员工负有一定的责任,那就是工作与公司的传承。
好的氛围才会有好的传承,管理者和员工也是互相需要相辅相成着前行。
社会就是这么永不停歇的发展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