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英国 BBC播出的纪录片《中国式教学》引起热议。片中称我们中小学教育为“中国式教育”。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迥异于西方风格的“中国式课堂”,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容量大,“撑得慌”。其他一些特征(譬如,讲授量更多,灌输成分更大,学生受动性更强)也都由此衍生而来。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以及一线教师,包括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推波助澜的家长和社会教育机构人员都在其中起作用,共同扮演、担当着一种角色--贪婪鬼。
“中国式课堂”普遍教得多。
其一,教师总是觉得这个内容是重点,那个内容不能丢,即便是细节性的东西,不拎出来不行,因为如果以后考到,就是“我”的失职。还有一种心态,认为师傅教徒弟,往往留几手;教师不是师傅,要毫不保留,只有全覆盖,才能放下心,因此,在知识之间不敢取舍。殊不知,教学其实是需要留白的。
其二,一味触类旁通,过多相似联结,恨不得顺藤摸瓜一手牵,总喜欢占着芝麻就打油,使原本有限的内容无限膨胀。
其三,学科之间牵强综合,使课堂变成“四不像”。比如,四年级音乐课《春天在哪里》,教唱只用十分钟,更多时间则让学生为春天作画、写诗。孩子们忙得晕头转向,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
其四,三维目标不辨轻重,等量齐观。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最后用一刻钟进行题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写作,说是为了落实情感目标,其实三维目标往往一荣俱荣,可以抓一带多,抓主带次,上出扎实而有广度的好课。
其中潜藏着的一些教学弊病刻画为三种症状。
一是快。多必然导致快,而欲速则不达,人类学习活动永远无法逃出这道“魔咒”。
二是浅。少有咀嚼,更无“反刍”的知识可以进入学生心智结构深处。“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学习也须“躬行”,不宜强塞硬予。塞得越多,予得越勒,离“绝知”越远。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学生心湖里打水漂,留下的是几圈速生速灭的涟漪。
三是短。教学要追求长效,而教得多每每会以短效告终。一位台湾教育家说,学校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而要给学生带得走的教育。我们则相反,学生书包背不动,学校教育带不走,成了眼前景、耳边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