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我是个挺着急的人,做事情总是显得急匆匆。
有时候想着人为什么会着急呢?本质上其实是想要早点拿到那个想要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答案。
高考留给我们最大的习惯底色,就是总觉得每道题都有正确答案,至少会有最优解,所以总想早点看到期末考试的成绩,过程中的学习就显得马马虎虎。
最近比较有趣的事情是重新变成一个新人的角色,开始熟悉新的业务和团队,体验这个过程的紧张和期待,心理状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更加明白知易行难。
之前在新同学融入团队有困难的时候,总会安慰他们说别紧张,慢慢来,这些都会熟悉起来的,只要好好学,时间到了就好了。
但真正轮到自己的时候,还是会有着急的状态出现,会想这些业务逻辑怎么还是没有搞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尽快解决呢,后面的规划有什么想法。
会在扑面而来的信息洪流中感到凌乱,没有秩序,而要建立这套秩序就是这个阶段的任务。
和往常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要“销售自己”,让别人尽快了解你的想法,你擅长什么,你能做什么,也能感受到其他人对你的好奇,这就像谈恋爱刚开始暧昧的时候,彼此都想留下最好的印象。
但我常常想,其实最大的尊重就是保持真诚。答案固然重要,解题过程更是实打实的积累,时间就像大浪淘沙,总能慢慢给出结果。
夜深了,抽空敲下这细碎的文字,听到了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改编的歌,《The Road NotTaken》,翻译过来是《未选择的路》,分享一下,说声晚安。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