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一的会考安排在周日,而周日又是每周一次的旧书集市的日子。我决定赶到城里,先逛旧书集市,十点多再去古城美食街买些好吃的饭食送到学校。
全封闭的学习管制无异于晨钟暮鼓的求道场所,哪怕送去的食物稍有点差异于食堂的油腻,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讲,都是让人幸福的味道。
我提前问询孩子想吃点啥?孩子说想吃豆花粉条和草莓奶昔,她还告诉我古城美食街哪家做的比较好吃。如此简单的满足却能让孩子如此激动,而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也许只有一碗燕窝、一杯茅台,才算是体面的待遇。
可见人类的幸福并非遥不可及,仅仅取决于个体愿望中对社会符号理解角度的不同、以及对繁简的选择。
准备好食物要送往学校时,却发生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这些日子刚好是“创城”验收的时间,原本习以为常扫码代步的助力车不见了踪影,呼叫网约车也迟迟没接单,诡异的是,古城书店出来后口罩又被我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公交车一时半会儿也坐不上了……而如果没有赶在约定时间内抵达学校大门口,只能待下一个时间段里,她寝室的固话短暂恢复信号时才能联系上。
手里热烫的饭食、焦虑的心情,与炙烤在身上的灼热阳光,让汗水如雨敲打着内心的湖面:孩子看不见爸爸的身影会如何失望呢?
赶到学校大门口时,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卷闸门内是穿着统一校服的,乌泱泱如小鸟等候喂食的学生,门外是人头攒动的,提着衣物或饭食的家长们,此时矮矮薄薄的卷闸门已不是阻隔,而是人世间亲情互相挂念的桥梁。
很快,我就在人群里发现了孩子的身影,一边抬起手极力朝她挥舞,一边往门口挤过去。很快,孩子也在人群里发现了我的身影,侧着身往卷闸门挪过来。
海德格尔说过,人是被抛到这世界上的,但被抛之前是不是已经在心灵里镌刻了“你必须去寻找谁”的谶语呢?
孩子兴高采烈的接过食物后,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把饭食放地上,从口袋里掏出一瓶精致的矿泉水、一个三角形的面包、两颗糖果,有些腼腆然而特别开心地对我说:爸爸,父亲节快乐!大热天的,等会你先把矿泉水喝了再回去吧!
我突然失语了,今天是父亲节?还没等我回过神,孩子又递给我折叠着的浅黄色的纸条,再次说了句:爸爸父亲节快乐!快回去吧!
我虽然不知道孩子在纸条上的话语是什么,但确信是美好的。我感到眼眶发酸,但努力噙住了。隔着卷闸门,我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爸爸今天特别开心,我们一起加油,大热天的你也赶快回寝室吧!”
看着孩子的背影消失在校门口的坡道上,我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校门口的大树下打开了那张纸条:祝亲爱的爸爸,父亲节快乐!!!爸爸您辛苦啦!
最后,孩子还不忘在祝福语后画了一个心型的图案。
我的眼泪再也噙不住落下来,孩子真的长大了,她不仅认识到学习可以让自己独立走向未来,还懂得了珍惜陪伴自己成长的亲人,这怎能不让人欣慰呢?
眼泪不是为痛苦准备的,而是人生千辛万苦后的释然或顿悟。
想起佛陀的话语:我⼀直站在这⾥,但你并没有注意到我。你的眼睛如同盲⼈,⾯前只有⿊暗。人之所见,都是⼼的选择。
这个人世间,是读书识字让人张开了双眼,还是爱的陪伴给黑暗的生命点亮了光明呢?
当我拧开孩子给我的矿泉水,感觉不是给饥渴的躯体送上清凉,而是打开了灵魂的窗口,让我看见了人世间最值得拥有与珍惜的事物……
-END-
本文为原创,可联系我【申请转载】。抄袭、洗稿必纠!
作者介绍:左岸。经营一家旧书店,笔耕寥寥真假言。爱好哲学,热衷思考,或痴或愚,未改初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