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路两座在2015年被政府列为“传统风貌建筑”、“征而不拆”的受保护骑楼,在上周六(12月16日)开拆被夷为平地。
1.背景:被拆的骑楼曾是官方认定的受保护建筑
早在2015年9月,有网友发出“即将消失的西华路骑楼”微博,该微博称:“两年前就传出这段骑楼要拆,当时去拍摄看到一些商铺在清货,骑楼后面的老屋都拆烂了。今天再来拍,多数商铺都已封铺,只剩少数还在营业。”
该微博引发社会关注,2015年9月11日,《广州日报》刊登了《西华路拆骑楼?想太多!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9/11/c_128217561.htm,关注骑楼的命运。
该报道称:
“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局了解到,西华路多处骑楼属于传统风貌建筑,已经要求开发单位“征而不拆”,保留骑楼。 ”
“ 记者联系了广州国土规划委,对方回复称,广州在近两年对历史建筑线索和传统风貌建筑线索进行普查。经过核查,西华路357、359、361、367号建筑经专家评审为传统风貌建筑。
广州规划局越秀分局曾两次发文告知建设单位(广东粤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述房屋需进行保护,由其负责征而不拆,原则上应作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日后移交政府。 ”
上图:西华路357~361号(单号骑楼),高两层;
下图:西华路367号骑楼,高三层。
两图转引自@微光速 微博)
2.开拆现场
西华路两侧的骑楼横跨两个区,双数门牌号一侧属荔湾区,单数门牌号属越秀区。
2017年12月16日,西华路357~361号(单号)骑楼、367号骑楼被红白蓝塑料膜围蔽,现场传出轰隆隆的开拆声。
(左侧为西华路357~361号(单号骑楼),
右侧为西华路367号骑楼)
两座骑楼被作业钩机连根拔起,粉身碎骨。
……
2017年12月17日,现场一片狼藉,正在清理余泥。
而在施工现场西侧,一面墙上写着“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施工2标]项目经理部”,并建有一排施工板间房。
据《广州日报》,2015年广州市国土规划委答复《广州日报》时表示,两座骑楼“需进行保护”、“原则上应作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日后移交政府”。
——所以,文保志愿者们都很想知道:
被拆骑楼是已移交给政府?和现场标志牌所写的“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施工”是否有关?
原来承诺要保护,现在为何开拆?
应如何处理?
3.历史图片
2014年3月25日 (转自:微博网友@微光速)
2015年9月11日《广州日报》
2016年3月27日
2017年9月28日
-------------------------------------------------------------------------------
西华路是在1933年扩建万善里、连桂坊和东段宜民市(清初叫“移民市”,位置在今第一津,“宜民市”石碑现保存在越秀山广州博物馆内)【上图《1924年广州地图》蓝线标注位置】而来。
骑楼亦因修筑马路而建成。
今西华路357~361号、367号骑楼所在的位置,是对应1924年广州地图上的“连桂坊”。
值得注意的是,西华路357~361号骑楼背后,是三进的金字顶青砖屋。因此,这极有可能是清末民初【连桂坊】的老屋。
多年之后,当我们向子孙讲述广州骑楼的历史时,
后代问我们“有什么实物例子吗”,
我们该怎么回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