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的香疗养生法
——最天然的养生疗法
《黄帝内经》讲到养生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一、精神内守,病安何来,这是养精神----调摄精神:心情清静安闲,无杂念妄想,血气自然顺畅,无从病起。二、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是养身体----袪邪扶阳:人的阳气充足,才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在中医方面,对沉香、檀香等香材的药用价值也非常肯定。
宋代时,中医发展的一个最大贡献是“芳香理气”,以香治病,以香入药,可以说是中药外用的典型。
香道让人心静而气动,在观香云的虚无飘渺与闻香味的一吸一呼之间,随香而动,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恬淡安然,从而达到静、松、空、灵的境界。
静与松,香道首先要求心静,静以入道。习练香道之前,要先调好自已的心,放下所有事,在闻香,品香的过程中,香的芳香分子将由外而内反馈回来让人的心越来越静。还有这个松包括身体与精神的,即是意松体松,内外皆松,但松不是散,不是懈。松与静相互为因果。松则灵,灵则虚,虚则静,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松则通经活络,丹田之气能循经走脉,畅行无阻,入于骨髓,充于肌肤,贯于四梢,归于丹田。随风飘扬虚无空灵。
在天然香的芳香中,芳香分子随着深呼吸与体呼吸进入人体内,香气与人体内的气都一种精微分子,能很快结合,相辅相成,在经络内运行,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空与灵,做到了心静体松,才能开始进入空灵的境界: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也是阶及神明的境界了,即闻香悟道。
中国传统芳香疗法采用天然香材香料按君臣佐辅配成香品,有静心养生,通经开窍,袪邪扶阳,袪病疗疾之功效,完全契合内经所讲养生的两个方面一是调摄精神,二是袪邪扶阳,是一种最天然,合乎于道的养生疗法。
一、精神内守,病安何来,这是养精神----调摄精神:心情清静安闲,无杂念妄想,血气自然顺畅,无从病起。“病由心生”也是这个道理。天然香的香气能静心养心,能令人心生欢喜,人们对香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从中医理论上讲,芳香气都能理气行气,能调节人体经络中的於堵;还有芳香分子里面本身有天然镇定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人在开心时,身体会分泌免疫T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香之道,不离不乱,味一而纯,由鼻入识,反观自心,摄受心神而定,一心不乱,能入三昧之境,借外而修内。香气的作用就在于当你不能仅靠自身的修养与意志力达到静心的时候,它由外而内对你的身体进行辅助慢慢让你静下来,而你由内而外调整好自已的心情静下来后,会更好的体会香的奥义,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你的心越来越宁静。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是静能生定,定能生慧,生出万般智慧。
二、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这是养身体----袪邪扶阳:人的阳气充足,才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现代的人大部分是阳气不足,女性就更加了。因为现在人有太多消耗我们阳气的地方:熬夜是最伤阳气,夏天的空调,冷饮,等等,还有看手机用眼过度,造成肝气不足,是以肝气不足无以生阳气。补充阳气的地方少:久坐运动少,晒太阳少等等。
神农本草经记载“香为纯阳之物,为天地宇宙正气所凝聚而成”。香药秉纯阳之气而生,为纯阳之物,有扶正祛邪,生发阳气之功。
香气对 “阳明经”的养护有着特殊的功效。“阳明经”为阳气生化之海、运行之通衢,对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许多疾病都与“阳明经”有着直接的关系,被称之为人体的 “龙脉”。
《黄帝内经》等许多中医经典也多有论述,如:“阳明虚,则心脾皆失所养,而血不生”、“阳明虚,则宗筋弛纵,故手足痿而不用也”、“阳明经虚,风邪外入,令人口眼歪斜,麻木不仁及惊风痫痓,手足搐搦,不省人事”。究其原因,“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口鼻乃“阳明经”之窍,是人体防病的主要门户。
香对人体的直接作用就是从养护“阳明经”入手,使“阳明经”达到健康状态,始终保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达到外病不侵的目的。所以,古人视香为保健养生的良药,且须臾不离。历史上也多有记载用香药来预防流感、瘟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实例。
近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分析证明,芳香分子通过呼吸道黏膜吸收后传递到大脑,促使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释放讯息,产生镇静、放松、提振或刺激等效果,同时能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芳香分子能刺激人体嗅觉细胞,通过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活动,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达到生理心理功能的相对稳定。芳香分子还可由毛孔进入,3分钟即可渗透到真皮层,5分钟进入至血液及淋巴,4-12小时之内完全排出体外。
现代西方的精油芳香疗法早已开始广泛流行,中国几千年的博大精深的香养生文化却鲜为人知。大家还停留在供佛的香认识上。中国的香养生文化方便快捷----可读书、弹琴、喝茶、书画等之际燃一枝香以静心养生;来自大自然的各种香材香料均可配成;天然环保----直接采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无任何化学成分在内,也把大自然的能量完全的保留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