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有朋友批评过我,嫌我孩子不懂礼貌。
不懂礼貌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喊叔叔阿姨,也不懂得分享,喜欢吃独食,例如她拿了一块蛋糕,有别的小朋友在,我们都建议她分享,她偏不……
我觉得无所谓,这就是人之天性,为什么非要反天性教育呢?
她自私就自私吧。
有些事是需要她自己去领悟,例如有一天她领悟到了,分享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私,那么她就会变得乐意分享,要么就是因为她的自私而遭到群体性排挤,她也会反思。
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学到的教育,就是过多的道德教育。
我觉得教育是应该适当的去道德化。
以前张大哥说过一个观点,道德是一种催眠。
每个人其实都背着类似的壳,一方面拿来约束别人,一方面来约束自己,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有时我在想,你看人家王菲,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随性,闺女爱喜欢女人就喜欢女人,爱不结婚就不结婚,不干涉,任其野蛮成长,这样才能培养出王者。
因为,她不是用模子培养出来的,她更像一个人。
你仔细想想都觉得很有意思,俩陌生人,经过媒人一撮合,好了,你们从今天开始一起生活吧,你爱她,她爱你。
你想想不是吗?
我这么优秀,为什么不能多几个老婆呢?
对不起,法律不允许,道德不允许。
我能不能爱上一段时间不爱了,爱上了别人?
对不起,道德不允许。
要在古代,死了男人而不再找男人是可以立牌坊的,意思是道德高尚,我终于明白了,谁能憋谁就是圣人,中华鳖精呀!
道德就是一种催眠,确保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处,否则不乱了套吗?!
道德约束了我们,我们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我以前还听过一个观点,最博大精深的五个字是:别让人看见。
名人在反道德束缚方面,比普通人强了太多太多,爱就爱,分就分,想不生孩子就不生,你爱咋说咋说,喜欢男人就说喜欢男人,你能咋着?
而且,脸皮无比的厚。
厚到什么程度?
仿佛道德对他们不起约束,你看薛蛮子,找小姐上瘾,一次还找俩,还上了CCTV,做了专题丑化,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所有的人都要跟他划清界限,不跟他玩了,你竟然找小姐,不要脸。
可是呢?
他依然是他,朋友依然是朋友,粉丝依然是粉丝。
你们,你们,你们,咋,咋,咋也跟着学坏了?来,给我批判起来。
不说别人,偶尔他在微博上,分享一些东西,我都很仔细地阅读,我仿佛也没有道德审判他,因为我可能也是这么一个不要脸的人。
社会层次越低,性的比例越重,道德约束就越明显。
有次在朋友店里聊天,门外经过一个老大爷。
我开门。招呼进去。
他朝里瞅了瞅,自己摇头:不是。
我就多问了几句,大爷来这个附近地听过课,交过钱,应该是理财产品,但是电话联系不上了,就找上门来了。
意思是被骗了。
送走了大爷,我在想,人在失败时总喜欢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例如股票一跌,股吧里一片骂声,但是涨时呢?貌似你也没说声谢谢,就是这么一个游戏规则,难道只允许你赢不允许你输?
人家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吗?大爷!
但是这话我不能跟大爷说,我说了他会跟我拼命,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是你惦记着别人的利,别人自然惦记着你的本,免费领鸡蛋的时候你不是跑的比谁都快吗?
这几天,我跟自己也推心置腹地聊过几次,就是为什么做点事总是出现小插曲?真的是别人的问题吗?
问题一定出在自己身上,只是我们很少自我觉察。
例如,刘老板做过房产中介。
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就正儿八经的跟我和张大哥说过一套模式。
房源要共享别人的,跑手续再外包给别人,自己只负责拉皮条,结果屡次跑单,他把一切归结为对方契约精神不行。
张大哥就跟他讲,问题就出在了一点,你总是想巧事,想省心,想借别人的东风来成就自己,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房源没房源,要服务没服务,就凭个招牌?客户是不会相信你的。
做生意就需要用心,用心的第一前提就是去“巧”,不要总是想捷径,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慢慢地做起来。
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出在了完全相似的原因上。
都在找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