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新中国成立,我们国家真正走向民族独立的起点,标志性人物。
小时候,就听父辈的歌曲“东方红,太阳升”……对毛主席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而当自己长大了,再有幸看到《毛选》后,确实对其军事、政治思想更为钦佩。
胜利,不是随随便便来的。
一种思想决定一种态度,一种态度决定一种行为,一种行为影响一种命运……
这个逻辑一定是自洽的。
在书的第二卷《抗日战争时期》例如《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章,他谈到:“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抗日是一件大事,少数人断乎干不了。勉强下去,只有贻误。”
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他强调:“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同时他还告诫大家:“联合朝鲜和日本国内的工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些思想都是更深层的看问题的能力,我们往往把所有的日本人都归因为帝国主义,其实在战争中,有很多人是被军国主义裹挟的普通民众,他们一样可以争取为我们的朋友,与我们一起对抗法西斯分子,为国家赢得和平和解放。正如毛主席的观念,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分而治之,弱而擒之。于是任何强大之敌则都不再是不可战胜的啦!如中国古代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三国时就有曹操官渡败袁绍,刘备孙权赤壁败曹操,后陆逊在夷陵败刘备,还有东晋的存亡之战淝水之战,这些都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敌人越多,如果指挥运用不当,后勤补给不足,一样会是一盘散沙,可以被分化、瓦解,以至于最后被消灭的……
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他强调某些自由主义者:“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他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提到:“挽救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即“唤起民众”四个字。孙先生临终时的这个遗嘱,说他是积四十年的经验,深知必须这样做,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
在对待日俘虏问题上,他坚持宽待俘虏政策不变。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甚至释放他们回去,不愿回去的,可以在八路军服务,甚至将来抗日战场上为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可以加入军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这点旗帜鲜明的斗争指向是明确而具体的,反对谁,一定是少数日本帝国主义的顽固派,而不是所有的日本人。
还有从失败经验中取得教训,即是将来胜利的基础。等语言,都让当时很为萎靡不振,受到挫败就想投降,甚至觉得中国就要亡国的人给了有力的思想回击!
并且他主张因地制宜的开展游击战,敌后根据地,他指出日本是强国,我们当时则是不折不扣的弱国。然而敌人的问题则是战争占领的地域多,而他的兵员不够,不充分不足以占领所有的地区,而这些空隙则是我们可以利用,而游击敌人的。
他还运用围棋中“吃子”和“坐眼”为例子,生动的讲述了,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坐眼,而吃子就是跟敌人的搏杀。这两者都要用,并且还要动员民众,训练部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如利用山区如太行山的优势,在山中伏击游击敌人。如江南的水港湖汊开展如洪湖赤卫队的游击战。这个跟施耐庵先生所著的《水浒》为例,足可见斗争的技巧与艺术。
虽然斗争是艰苦的、残酷的,但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蛮性、残忍性,所以民族的仇恨,保家卫国的正义性,让我们的战争只要发动了并紧紧依靠了人民群众,敌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第五章《和正规战争相配合》中他指出:“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甚至他还在如何智慧作战中提到:“上级对下级某些具体行动有意见,可以 而且应该作为“训令”提出,但决不应作为不可改变的“命令”。”
“应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者叫做失职,在下者叫做专擅,这是在任何上下级关系上特别是在军事关系上所不许可的。应该分散的不分散,在上者叫做包办,在下者叫做无自动性。”
毛主席不仅提出问题,指出问题,并且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原则,须知战场上兵不厌诈,战场上形势变化多端,以不变应万变是断然行不通的,所以,只有不失去灵活,又不失总原则的积极有效的斗争,才是逐步走向胜利之道。
——力 2023年10月10日 周二 癸卯年八月廿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