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荐读 | 熬过了必须的苦, 未必能过上喜欢的生活

荐读 | 熬过了必须的苦, 未必能过上喜欢的生活

作者: 常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5:59 被阅读15次

文丨常大叔

源丨公众号:常思危(lD:csr1000)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一篇文章,提及一个职场的女孩子从去年9月开始,因为工作较忙,一直在加班,工作到凌晨2点是常事。

后来扛不住了,病假也不好请,只好提出离职,离职之际去医院检查,却发现自己得了甲状腺癌。

最糟糕的是,为了争取自己临离职期间的医疗保险,一度和公司出现纠纷,甚至为此发朋友圈申诉,引起大家一片讨论。

01

大家一致的谴责公司的同时,普遍认为女孩子不应该这么拼。

可是,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因为这样的个案,对自己在职场的身体健康引起足够的关注呢?

也许这个热点一过之后,大家只是谈谈而已,并没有然后。

也许,在这个"别人有的是背景,我只有身影"的年代, 为了体现我们的个人价值,或者获得我们在职场梦寐以求的位置,很多人信奉的观念就是:我只要努力,拼命,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但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的是,无论你如何努力、拼命,你的身体健康是基础,否则就算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只怕你没有命来享受。

即便你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也有可能也会让错开很多很多,原本生活的美好。

02

当我和一位朋友谈起这个新闻的时候,他叹了一声:

“我们身边这样的“职场傻瓜”太多了,看自己年轻,以为拼字了得,谁知道,笑到最后,却不是自己。

职场就是这样,尽力就好,但求问心无愧。

有时候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地球缺了你照样转,你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重要。”

他原来在公司是一个近千万项目的负责人,以前也是各种疯狂加班,全国各地出差,宛如空中飞人般。

远在老家的女儿打电话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你现在哪个城市?

每每电话挂掉之后,他内心都翻腾不己。

他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这样父女分开的意义在哪里?

最惨的是,他太太也是同一公司的高管,双方无暇带孩子,在她刚出生2个月,产假没休完,就放在老家让老人帮忙带了。

拿他的话来说,他的女儿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虽然她是住在不错的二线城市,在一套看似不错的别墅里和老人家生活。

每当谈起女儿,你无法想象,在一个凭上千万的项目能在公司叱咤风云的大男人内心,却满满的内疚。

03

后来,不知道为何,他突然辞职不干了,凭着以前折腾美食的经验积累,找到了一个私教的方向,自己在小区开了一个工作室,专门指导职场人士如何准备每天的便当,每天只接2单私人指导就收工了。

因为时间相对自由,他把已经在老家呆了近三年的女儿接回深圳上幼儿园,自那以后,每天朋友圈都能看到他晒接送孩子、陪同玩耍的照片。

拿他的话来说,就是陪同家人的时间瞬间多了起来,就连他三岁的女儿开心的时候,就会逢人炫耀:我爸爸现在不出差了,终有有空在家陪我玩了。

这话听起来,他不知道该高兴呢,还是高兴。

有次他和我说: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但如果过度工作去常追求不在你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丢掉了你本应在位的生活 ,那这样的工作又有何意义呢?

我深表认同。

04

别人问我怎么看待这个新闻?

我答:我是断断不会这样变态的加班的?

他非常惊愕,我补充道:我怕死,就这么简单。

自从年纪大了之后,身边有很多亲人、朋友或多或少会经历了一些病痛、生离死别,自然而然,就会让你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身上背负了一定的责任,在孩子没有长大之前,我还不能变老,或者成为家人的负担。

所以,人到中年,对家人最好的关爱,就是自己要身体健康,活得好好的。

为此,在企业的时候,除非特别的情况下,否则,我不会加班,更不会把工作带回家里来做,学会保护自己的私人时间。

在我看来,我对企业的贡献,我的工作能力,并不需要通过不间断的加班,偶尔在上级面前刷脸来获得认可。

如果我的上级好这一口,那么抱歉,我做不到这一点。

哪怕没法获得晋升,我也不会觉得可惜。

即使我现在是自由职业,涉及商业的来往,和客户之间,我们除了正常的碰面沟通外,偶尔也会有饭局。

但我有自己原则,无论是谁,我不会在饭桌上喝酒,因为我曾因为过度喝酒伤过身体,从此以后,基本和酒绝缘。

在我的理解当中,和客户生意之间的来往,更多的是讲究合作共赢、互惠互利,而不是通过酒桌上拼酒,变相证明你的合作诚意。

如果我非得酒桌上显示我的酒量,来换取合作,这样的商业合作机会,我宁可不要。

05

还是那句话,相比要赚的钱,我更爱惜我自己的身体健康。

也许有人觉得我会很傻,很任性,但其实并非如此。

商业合作,讲求平等沟通的同时,更多的是讲互相合作的信任、诚意。

如果一开始, 你要通过这种让你极度不舒服的方式来维系你的客户,在后面的合作中,你的心情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你内心有想法的前提下,双方谈何做到坦承的沟通呢?

所以,我希望,我的交际都能最大程度的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尽量不破坏。

“其实做生意和交友一样,是互相价值观选择的问题,双方彼此合适,那就留下,不适合的,自然就淘汰掉了。”

06

只是可惜的是,我们很多职场人在进入职场之前,原以为有自己的原则,只是慢慢的被动融入一个环境,接受了一些自己也无法弄懂的观念之后。

慢慢忘记了,自己在初心在哪里 ,为了什么而工作,为了什么而生活。

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困在一个格子间的办公桌里面,像陀螺一样,日复一年,年复一年的与电脑、网络为伴。

最可怕的是:大家普遍都不以为然,甚以为荣。

07

这事突然让我想起我之前的一个兄弟,典型的“深二代”,深圳大学高材生,人长得帅气,又会说话,经常在领导面前刷脸。

在管理岗位没干半年,就被外调其他部门。几个月之后 ,有晚死活约我出来喝酒。

酒过三巡之后,和我哭诉,无比怀念一起上下班的日子,该上班就上班,该下班就下班,任性的玩都行。

现在去到新部门,根本没有下班的概念,各种变态的考核也罢了,硬扛顶住,只是偶尔上面的领导会分配一些额外的事情给他,让他代办。

虽然这增加了工作负担,但他想想领导也是信任自己,就认了。

不料后来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这多少让他吃不消。

原来和女票约好的烛光晚餐、电影,一次又一次的被领导的一条微信就打碎了。

每次,他都这样安慰发票,领导是想要锻炼我,话刚说完,他自己这个理由,都觉得有点牵强。

我逮住他的话说:

信任能当饭吃吗?可以帮助你晋升吗?可以兑换业绩吗?

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嘟哝了一句:当然不行。

我再问他:你做了这么多额外的工作,上级有承诺给你什么吗?

他那刚加班后略带血丝的眼睛闪过一道光芒,瞬间即逝,说道:怎么可能,就算有,也是画饼给你。

我拿起手中的红酒,一边摇晃,一边对他说:

“那你还担心什么?下次再分配给你,要么拒绝,要么让他列进你的考核里,给你加分,要不然累死你,说不好听的话,你要挂了,让你爹妈在深圳的家产谁去继承?

再说了,哪个领导下面,没有一两个,用来信任的人呢?”

最后一句话仿佛刺中了他,他把高脚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斩钉截铁的说:“成,回去我就试试,NND,别老想让我免费干活。”

08

一个月之后,我在Q上看到他,问起他上次的事,他发了一个笑脸的表情给我,我想这小样,总算过了这道坎,连忙追求他原因。

他和我说,自那次回去后,刚开始领导安排额外工作时,他尝试着拒绝领导,明显能感觉到对方不悦的表情。

这多少让他有点心惊胆颤的,但他还是坦承的和对方说明自己的工作压力及精力有限,言外之意,就是另请高明。

一开始,他还担心上级会难为、找机会刁难他,可是半个月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事实证明自己以前想多了。

而且,据说他的岗位也比较重要,同时能创造不错的业绩,所以,领导也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后来,听说领导将活安排给另一个新来的同事了,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和我说完之后,不无寂寞的说了句:

原来领导身边,真的有那么一两个貌似信任的备胎

我发了一个"。。。"的内容回复他。

09

虽然我们身处职场,同样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时间,不要随便被人干扰,同事不可以,老板更不可以。

否则,你的工作、生活一定会非常的被动。

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响应别人的需求,无限度的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在职场离被边缘化也不远了。

所以,千万不要让上级经常分派给你的一些临时性工作,变成你的常态化工作,这其实是非常致命的。

因为它不但会散了你在本职工作的精力,而且它并不会体现在你的工作考核量上,充其量,只是你的上级印象分而已。

如果确实有必要,你要在保证自己工作效率的同时,尝试和你的上级沟通你的工作量,在能力有盈余的情况下,建议把那些临时性的工作纳入你的业绩考核里。

相信你的老板足够重视你的话,肯定会接受你的观点,尽量不在你的非上班时段去影响你。

否则,他就是想让你白干活,却不想有任何的回报,这个时候,你更应该鼓起勇气去拒绝一个连画饼都不想的老板。

10

有人可能会在想,说得那么容易,我还想在企业里好好混呢,和他说要有自己的私人时间,难道不想混了?

如果得罪了领导,我还怎么在企业里活下去呢?

这话说得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就因为这样拒绝,就让你的领导对你有排挤的行为,可想而知,他的心胸能宽广到什么样的程度。

而你,又能在他的下面,能获得多大的锻炼,以及你想要的晋升呢?这明显是很现实的问题。

11

一切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或者一件事情上的人,都是极度不靠谱的。

而人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来源于别人,而是自己。

如果你的能力强大了,你依靠自己就行了,根本不用通过别人,包括你的领导去认可你。

实在不行,大胆的换一个地方,俗语说: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总有一处适合你生存的地方。

与其在一个旧处如履薄冰般苟且偷安,还不如找一个新窝,从头再来,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常思危(ID:csr100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读 | 熬过了必须的苦, 未必能过上喜欢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m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