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专家喜欢建议别人,应该去做什么或是不要去做什么,咱也不知道专家在哪里来的这么多建议,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个情况:只要是一个人,随便张张嘴就叫建议?
那我也建议专家:有建议别人的时间,能不能去搜集搜集数据,建议的内容可不可以有政策或是规律的支持,不要看到一个现象,动不动就用“是不是”“可不可以”这类词开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5月19日头条很火的一个话题,不依赖家里人,自己能不能凑够首付呢?
说句实话,我们这群普通网民是你的老师吗?“是不是”“可不可以”还来问我们,我们想听的是真正的专家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来听你出题来了,我们要是能把这问题解答出来,那我们不也是专家了嘛!
咱就说问的问题,连个前提都没有,就直接出题:不靠家里人,能不能凑够首付?要是能不靠家里人,谁愿意麻烦家里人呢?有很多让家里人帮忙凑首付的网友,一定是他们现在的经济情况不允许啊,这个问题完全就是没屁硬挤。人家要是只是想买个房子的话,那上鹤岗打听打听价格,买一个便宜点的不就好了吗?可能还可以直接全款呢!
从这件事,我想到自己以前,为什么老是跟家里人发脾气。家里人在街上看到一个现象,或是在邻居那里听到一个故事,回来就开始给我上课。开始我以为自己听了两句就可以了,没想到家里人唠着唠着,就开始上纲上线,说我应该多学习人家的为人处世,我应该敢打敢拼,多出去闯闯,我应该学习人家幽默风趣……
听着听着,我的脾气自然就上来了,于是就开始顶撞家里人。家里人很不理解,说:我也是好心给你个建议,你听听就行,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呗,至于发脾气吗?
其实发完脾气后,我也后悔,可是一时间又无法抒发心中的郁结,最后只能在冷战中度过这一天。后来我想明白了,也跟家里人聊过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你给我一个建议,他给我一个建议,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啊,当家里人的建议和我的想法矛盾激化的时候,自然会从情绪上发泄,而且每次给我的建议,我都要花费心思去思考,人又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那么多建议呢?
家里人听后,表示他们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所以大家互相理解后,我不发脾气了,家里人也不会胡乱给出建议了,家里的氛围变得和谐了很多。
所以,老话为什么说“沉默是金”,我相信专家更应该理解这个词吧,有给人建议的时间,多去想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吧,别老是给他人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