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本讲师训练营【52期】4/21 阅读原创 《绘本123 每个妈
- 绘本讲师训练营[5期]2/21阅读原创《阿比忘了什么》
- 绘本讲师训练营【50期】3/21——《怎么从绘本发展阅读力?
- 绘本讲师训练营【4期】5/21阅读原创《绘本之力》看画的喜悦—发
- how do dinosaur get well读后感
- 绘本讲师训练营【52期】3/21 阅读原创 《绘本123 每个妈
- 绘本讲师训练营【52期】4/21 阅读原创 《绘本123 每个妈
- 绘本讲师训练营【52期】2/21 阅读原创 《绘本123 每个妈
- 绘本讲师训练营【49期】21/21 阅读原创—— 21天打卡心得
- 绘本讲师训练营【52期】7/21 阅读原创 《Walking T
33007 梁婷
宫西达也的作品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市场买账的原因,除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以外,还离不开他作品中的精神内核:关照孩子心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86657/5db22092032b0342.jpg)
我们都当过孩子,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大都忘了孩子的心理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与儿童经常会发生冲突。宫西达也有五个孩子,而且最后一个是老年得子,所以他一直在重复当幼儿父亲的感觉,对孩子的所思所想,他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看他的书会很亲切,因为他许多书是站在孩子的视角来讲述的。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认为,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宫西达也《妈妈,你看!》和《我最喜欢妈妈》这两本书,就是孩子寻求归属感的自白。
《妈妈,你看!》这本书的孩子重复着“妈妈,你看”这句话,从手忙脚乱地脱裤子、小短裤,到飞奔到厕所垫脚拉门把手,再到憋着尿贴马桶圈,最后终于自己坐上了马桶顺利地尿了出来,“艰辛”的过程体现了孩子成长的喜悦跟骄傲,并且希望妈妈能看到这一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86657/c56514f9e2dad631.jpg)
据说宫西达也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坐地铁,看到大家都在玩电子产品而忽略身边的孩子,孩子对妈妈说“妈妈,看我”,而大人还是不理孩子,而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求关注,是孩子获取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86657/7ab1a9db14bd22e0.jpg)
又比如《我最喜欢妈妈》中,同一个场景是分成两个镜域来描绘的。正面,是从大人的角度,催迫、指责;而反面,则是孩子脑海中幻想的一幕:关怀、耐心、温柔。比如睡不着,没关系,“那就一起在被子上滚来滚去吧。”下课回家身上脏兮兮也没关系,“心里一定很痛快吧”。“反面”恰恰是本书最精彩的地方,不仅与孩子共情,对大人更是一记响亮的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