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们仨》

读《我们仨》

作者: q一分小钢蹦q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21:02 被阅读0次

    初次相识杨绛先生大约是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她的《老王》,可这不是让我对她印象深刻的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却的是“先生”二字,犹记得我与伙伴们之间的争辩:“杨绛是女的!不不不,看他们称他为先生!”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杨绛是钱钟书之妻时才知杨先生真真是女的,又是多么厉害的女人,才能被世人称之为先生!

    后来渐渐长大,活在应试教育里的我也没怎么读过书,知道去年杨先生去世我才从记忆里勾起对她的怀念,此时,杨先生一家都已在另一个世界了。作为一个外人,我悲伤,亦为他们高兴。可能是失去的往往让我们格外惦念的原因,杨先生的《我们仨》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所以今天我拿起了这本书,重温这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我比较喜欢称它为日记,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天气,但里面的点点滴滴都是日常生活,从杨先生夫妻俩到英国留学开始,她所能记得的事情都在这里,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满满的爱,满满的幸福,虽然他们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旧中国到新中国之间昏昏暗暗的十几年,也经历了新中国初期最黑暗的几十年,但他们没有抱怨,好像处世之外,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他们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望,其实不是日子不苦,而是有你们的日子再苦也不怕,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忘了学习,没有忘了读书,世道不平,他们没有慷慨激昂,而是选择默默的,低调的做自己的学问,他们坚持自我,互相搀扶着走过了那不平凡的几十年。读完这本书,就会有一股暖流不自然的涌上心头,这是一种满足,更是一种幸福。

    杨先生家的宝贝女儿圆圆因为脊椎癌走了,钱先生病弱的身子也没撑多久就撒手人寰了…孤零零的只剩下了杨先生一人,所以她再没有了家,房子…那只是她的旅馆而已…这也是整本书最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她说:“我睁开眼睛,我正落在往常变了梦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床头。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没有爱人的家不是家,对我们现在人也是一种讽刺啊,有多少人宁愿嫁给旅馆也不愿意嫁给幸福啊……

    没有华丽的辞藻,整本书都像是一个老太婆坐在炉火旁的沙发上,声音沙哑的向你讲述他们三口之家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她的眼睛望向远方,虽然眼睛已不再明亮,可还是偶尔发出一丝光,仔细看,你还能发现她嘴角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幸福的笑…

相关文章

  • 《我们仨》的有趣事

    《我们仨》的有趣事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

  • 爸爸,一个沉重的称呼

    读杨绛的《我们仨》,总是在平静中惹人哭泣,“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满怀过去63年...

  • 再读《我们仨》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kindle上。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在摊开在膝上的纸书上。 那天跟瑞同学去书店买了老师推荐...

  • 我们仨(读我们仨)

    我们仨 我一个人看着你们俩 从步履蹒跚的娃娃 到满头华发 从万世绝代的风华 到垂暮神话 你是我清澈眼眸 于风尘苦旅...

  • 悦读第004期:《我们仨》--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大家好,我是小悦。今天给小伙伴们分享一本小悦认为最好的散文集《我们仨》。 悦读004期 初读《我们仨》,是在小悦上...

  • 暑假阅读 《我们仨》——杨子钰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好词: 黄昏薄暮 苍苍茫茫 寻觅归途 历历如真 没精打采 不甚经心 ...

  • 不必苦恼,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文/杨冰蒙 今天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想起了第一次读《我们仨》时候的感觉,第一次读这本书大概是一年前,...

  • 读《我们仨》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

  • 读《我们仨》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得到真正安稳顺遂幸福的日子,我以前一直以为,一个人一生的苦与乐都是定数,你前半生苦了,后半...

  • 读《我们仨》

    断断续续读完了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体会家的意义,亲人的意义,思念的意义。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这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pb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