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4《像TED一样演讲》day12
书名:《像TED一样演讲》
作者:卡麦恩·加洛
阅读内容:第七章《严格遵守18分钟的时间规则》(页码189—199)
阅读主题:“三”的精简法则
三个问题
1.“三”的法则是什么?
即将“三”做作为数量级的框架,就好比本书的主要框架,就是三个大分类——情感、新奇、难忘。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当作者发现这个大分类的时候,不论他还发现了多少个演讲技巧,最终都是要被归纳到这三个分类里面。
我们平时写作,也会运用到一些框架。比如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通过三个问题,就把一篇文章主要问题都讲清楚了。再比如,我们使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的写作结构,基本上也是写三个就好了。
2.为什么要用“三”的法则?
主要是因为,当我们作为演讲者在不停的输出观点时,这是一个持续的动作,我们不会每1分钟就停下来等观众吸收完再继续。所以在观众的大脑接收我们的演讲内容时,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地丢掉一些前面的信息。换句话说,如果你锲而不舍地输出新知识,那观众到最后大概率只记住了你最后说的话。
而三个大的知识点,既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刚刚好适合我们的大脑短时记忆容量。
3.怎样用好“三”的法则?
找到演讲主题的三个关键组成或因素,然后用“故事+案例+总结”的方式来进行演讲。这其实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演讲方式了,对演讲者来说是一种记忆上的解放,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思维上的解放。
卡迈恩具体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演讲大纲,他称之为“三步绘制信息地图”。
第一步:创作一个推特体标题。
第二步:用三个关键信息支撑标题。
第三步:用故事、统计数据和案例强化这三个关键信息。
五个金句
1.关于简单的重要性,所有的科学依据都很有趣。但是,如果你没有利用这些科学依据提升你的演讲的影响力,它们就毫无意义。
2.人的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只能同时记住三个信息片段。
3.对于写作和演讲来说,“三”比其他任何数字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你可以使用信息地图推广你的想法、产品、服务或企业,它会成为你使用过的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沟通工具之一。
5.记住,有约束的演讲才更具创造力。换句话说,大道无形,小即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