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
妈妈,刚刚写完一首小诗。我把它取名叫《我想写一首诗,给远方》。我想,你应该听过那句“生活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也许这句话里蕴含的哲理,小小的你还不能明白。但,无妨。我们今天不聊“诗和远方”。妈妈只想和你聊聊“写诗”。
原来的妈妈和现在的你一样,总觉得“诗”离我们太远,写诗太难,不像说话和作文。所以,几乎从来不写诗。其实,白话诗,新诗,早早抛弃了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的种种规范和束缚,是很自由的一种创作形式。在刚刚开始白话诗改革的时候,很多“诗”,我们读来和“文”没啥两样。冰心曾经将一篇散文《可爱的》投到杂志社,编辑将其“分行”排列,错刊成了“诗”。可见,写诗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神秘。你所理解的“押韵”在现代诗歌中其实也是很自由的。比如,你所熟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算是很精巧的新诗,但形式和格律上已经远比你读到的唐诗要灵活了。不是吗?妈妈摘录一首胡适自负地称为真正“新诗”的诗给你看看,你可能会“大惊一跳”质疑“这也是诗?”
“热极了!/更没有一点风!/那又轻又细的马缨花须,/动也不动一动。”
这样的句子,妈妈相信,你肯定能写,而且,事实是,你的作文里有不少。记得那篇《拥抱春天,绿茵行动》的演讲稿吗?它就是一首诗。
妈妈问:“什么是春天?”
我说:“万物复苏,绿色葱茏。”
我看到
沉睡了一冬的水仙又长出了翠绿的叶脉
单调的树枝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竹林里,一颗颗小笋拼命地钻出了地面
花园里,一朵朵迎春竞相吐露了芬芳。
我听到……
“这就是你给春天的拥抱吗?”妈妈问
我点点头。
“你为春天做了什么?”
我摇摇头。
“春天是播种、耕种的季节。”
“那我们也播撒点种子,种下几棵树苗吧。”我说。
妈妈点点头。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四季。”妈妈说。
“那我们就应该属于春天喽”。
……
再看看那段写外婆家的鸡的文段:
鸡最有趣的是吃食。它们个个都是好吃鬼,你只要随便扔点什么,一群鸡就全来了。要是只有一丁点剩饭菜,它们就一拥而上,尖又细的小嘴巴齐刷刷挤到了饭团中间,最敏捷的那只一把啄起饭团掉头就跑,在一处不远的地方狼吞虎咽起来,还不时抬头看看周围的情况,准备随时带着食物离开。还记得有一次,我故意逗鸡玩,随手扔一把毛豆壳。这群鸡兴致勃勃地冲了上来,你争我抢地啄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好像尝出来不能吃的味道,失落的垂头丧气地走开了。
我们把它分行删选,处理一下,不就成了:
鸡吃食
个个都是好吃鬼
随便扔点什么,
全来了。
一丁点剩饭菜,
它们就一拥而上,
尖又细的小嘴巴
齐刷刷挤到了饭团中间,
最敏捷的那只
一把啄起饭团
掉头就跑,
在一处不远的地方
狼吞虎咽起来,
还不时抬头看看周围
准备随时带着食物离开。
随手扔一把毛豆壳。
它们兴致勃勃地冲了上来,
你争我抢
过了一会儿,
好像尝出来不能吃的味道,
才垂头丧气地走开了。
像不像一首小诗?
所以,以后有感觉的日子,我们一起来写写诗吧。它有时就像一句吞吞吐吐的心情表白,有时是偶尔生出的一个想法或思考,有时是你无心观察时惊喜的一种发现,有时是你刻意琢磨出来的一句歌词。……
总之,生活就是诗!无论它是远方还是眼前的苟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