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上天,二十四日就是无忌日,民间都在此日扫尘,不须另看黄历,俗谓百无禁忌,人们该清扫、洗涮,干干净净迎新年了。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尘”与“陈”谐音,腊月除尘有除陈布新之意,目的是把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古人相信“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屋里干净,没晦气,不生病。清洁屋宇的扫尘虽然是实际的卫生行为,但在古代民众岁时生活中它是祭祀活动开始前必须进行的空间净化活动,具有清洁、净化人居空间的象征意义。
有的地方是在祭灶前或同一天扫尘,据说灶王爷将日常见到的家户言行都记在烟尘蛛网等账簿中,上天时灶王要带着这些记录给玉皇大帝汇报。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没有依凭,就以扫尘的名义将这些灶王账册尽行扫去。
沐浴祛秽也是旧时年节主要习俗之一。忙完了年节食品的准备,人体自身也需要洁净,以除旧迎新。除日前人体洗浴、去秽习俗,来源上古祭祀前的斋戒沐浴。
除了洗浴之外,还有剃年头,俗谚“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在岁末一定要剃好年头,干净过年。旧俗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传说如果剃发,就会死舅舅。因为有这样的禁忌, 民间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
“扫尘”,以示辞旧迎新。正如畅销书《扫除力》所说:“你的房间,便是你生活的样子。”迎春节,从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开始。
“送灶乘云上天早,满屋烟尘尽情扫。大家屋巨烟尘多,堂庑庖湢忙奔波。贫家屋窄烟尘少,拂拭门窗一时了。老夫亦有破琴书,也向西窗手拂除。待看鼎新还革故,春色光辉旧门户。”清人许山的这首《扫尘》诗生动描摹了扫尘的情形。过去扫房子,通常是全家老少齐动手,将室内家具陈设一律搬出来擦拭一新,边边角角、旮旮旯旯的灰尘蛛网也都清除干净。它是一种净化空间的仪式,具有许山所说的“革故”“鼎新”的象征意义。
春节的仪式不仅把人与天地、人与时令、人与家族,就连人们豢养甚至幻想中的动物,都纳入了喜庆的年俗之中。我们创造的十二生肖把“动物界的代表”纳入了天干地支之中,给予它们拟人化的地位与符号,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对自然、动物、节令给予与人同等的敬畏与尊重。
春节在人们的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成了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对联,将天体运转、季节更替、生命递增、家庭幸福都融于一体,最能准确地表达春节之时,季节、人、宇宙之间和谐共存的密切关系。春节,就是中华民族在天地人和的时间节点上,赋予生命的一种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