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P是模型(Model)、视图(View)、主持人(Presenter)的缩写,分别代表项目中3个不同的模块。
模型(Model):负责处理数据的加载或者存储,比如从网络或本地数据库获取数据等;
视图(View):负责界面数据的展示,与用户进行交互,主要是指Fragment ,Activity;
主持人(Presenter):相当于协调者,是模型与视图之间的桥梁,将模型与视图分离开来;
View层与Model层并不直接交互,而是使用Presenter作为View与Model之间的桥梁。其中Presenter中同时持有Viwe层以及Model层的Interface的引用,而View层持有Presenter层Interface的引用。当View层某个界面需要展示某些数据的时候,首先会调用Presenter层的某个接口,然后Presenter层会调用Model层请求数据,当Model层数据加载成功之后会调用Presenter层的回调方法通知Presenter层数据加载完毕,最后Presenter层再调用View层的接口将加载后的数据展示给用户。这就是MVP模式的整个核心过程。
这样分层的好处就是大大减少了Model与View层之间的耦合度。一方面可以使得View层和Model层单独开发与测试,互不依赖。另一方面Model层可以封装复用,可以极大的减少代码量。
- View发生改变,不影响model
- model发生改变,不影响View
- presenter发生改变,只需要改persenter
下面是用MVP模拟登陆的一个简单Demo:
首先是V层接口,里面写了获取账号密码,登陆成功和失败四个方法,它需要到Activity或者Fragment中去实现。 然后到我们的M层接口,接口回调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CallBacks里是我们的成功失败方法:。 写完Model的接口之后,要去Model类里实现我们的接口,进行一个简单的账号密码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返回我们CallBacks里边的成功方法,然后传入参数。 然后重要的P层,P层需要持有M和V层,然后让它们进行关联,V层的onGetName,onGetPassword方法把账号密码传给M层让之进行匹配。利用callbacks把参数传给我们的V层。 最后到我们的Activity中,继承View接口,实现View的方法。我们还需要调用P层的方法才可以 。 这是View层的实现类。重写了V层的方法。这样一个简单的Demo就实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