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单位组织全体员工外出旅游,到达目的地前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于是大家就开始在动车期间斗地主找点乐子。有趣的现象,斗地主的三个同事里,似乎赢的总是小江,而输得多的经常是小林。大家都在开玩笑,小林运气不怎么样、今天人品不行,小林也频频点头。
下车后,我和小江一起走着出战,谈笑间聊起斗地主,“没想到啊,你不仅是工作厉害,还斗地主这种娱乐圈的事也那么厉害,真是全能型人才”。小江笑着说“其实斗地主,还真不是靠运气的。拿到好牌就打漂亮,遇上差牌把损失减到最少,这是有套路的。”我突然被他的话惊讶到了。“拿到牌,要迅速构思3种出牌策略;随时记牌,还有多少个炸,每个牌还有多少个没出;对方剩余牌数少于8张时,高能预警,猜测对方牌况和的出法。对我来说,打牌是训练智商的事。”
我发现,会逻辑思考的人,都有着有着分析不同点的习惯。而缺乏逻辑思考的人,却经常会说“运气不好,不再状态,对方的错”,不去规划达成目标的路线,反倒找借口,把事务归于别人。
在美国,MBA专业被普遍并认为是经营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MBA主体的知识当中,有经营策略、市场管理、会计以及逻辑思考。逻辑思考已经被认为是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学会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会发现,有逻辑清晰的人,他们话语更有说服力,更善于准确地表达,更能解决问题,提升工作精度,逻辑思考力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
那什么叫逻辑思考呢?我们又如何拥有逻辑思考力呢?训练逻辑思考力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关于逻辑思考力的书,我看了好几本。以往和朋友聊起逻辑力训练的话题,不少人都认为,逻辑力是理科生的事情,似乎文科生对于逻辑力都潜意识认为,自己逻辑能力不高,追问后才发现,因为数学不好。
真的是这样吗?数学不好就无法掌握逻辑力的方法?关于这样的疑惑,我会推荐其中一本书,告诉她们“这是一本你们会看得懂,有用得上的逻辑训练书”。
这本书就是《我的一本逻辑入门书》。
作者西村克己,出生于日本冈山市,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工学专业。多年担任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企业经营顾问,管理学研究科教授,任职期间潜心研究,在经营管理、战略思维、逻辑思维等领域出版一系列畅销书籍,如《20岁时想掌握的逻辑思考方法》、《轻松掌握逻辑类文章写作方法手本》、《经济战略解读本》、《战略思考训练》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逻辑思考技巧、逻辑思考习惯出发,简单易懂地列出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逻辑思考训练方法,提供逻辑思考切身实践的个人篇、策划篇、交流篇和解决问题篇4大策略。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每个想提升逻辑思考力的人,必备的工具书。
提升逻辑思考力的入门秘籍是什么呢?就是掌握4个逻辑思考小习惯。在《我的第一本逻辑思考入门》中,作者西村克己详细介绍了如何练习和掌握以上的诀窍。
一、什么是逻辑思考?
作者在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逻辑思考就是有富有逻辑性的去思考问题。是提高成功率、稳步达成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考方式。
可以看到,逻辑思考的关键点在于:
逻辑性
提升成功率
达成目标
二、提升逻辑思考力的5大习惯
1.从宏观到微观,把握全局
运用逻辑思考,首先要从全局出发,然后兼顾其他部分。宏观指的是整体、顶层设计;微观指的是局部和细节。拥有全局观,人就能区分什么事是最重要的。
我的一位朋友,是高中年轻班主任,她跟我讲过班级有一个学生,因为父亲家暴,周末不愿意回家,又没有地方可住,学生向她求助,申请学校周末开放宿舍给她,脱离父亲家暴。朋友以为,只要解决孩子住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反倒是讨论会上,领导直接地指出,这个孩子的问题,不在于住宿问题,而在于家暴问题。住宿,学校可以提供,问题是家长方面,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同时存在家暴,这个问题,学校不能坐视不管。接着提出,现在社会宣扬“扫黑除恶”,这种家暴行为就是“恶”。我们需要与居委会、社工和公安局进行沟通,多方面着手帮助孩子。后来居委会和公安局派代表和孩子父亲约谈,学校尊重孩子选择,开放宿舍给孩子住宿,孩子一直顺利地求学直至毕业。
抛弃整体而片面地看实物,就容易迷失目的,陷入手段先行的泥潭,无法找到问题解决的根源。
拥有全局观,把握整体貌态,就像是设计城市未来蓝图时,我们置身于高台处,俯瞰街区整个面貌,房屋和街道清晰明了,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就不在话下了。
那么,日常生活,我们如何培养把握整体貌态的习惯呢?
作者在书中,3个要点来培养全局思维习惯。
第一个要点是:不满足于眼前所提示的事务,还要想一下“还有别的事务吗”?比如“在报纸上报到.....”,拓宽思维,是否在电视、杂志、新媒体平台也有报道。
第二要点是:对提示的事务,提出“相反”“除此之外的考虑”。比如“内部”对应“外部”,“积极因素”对“消极因素”。
第三要点:信息整理在一张纸上。把所有信息压缩在一张纸上,起到概览整体的效果,可以轻松把握全局。
很多阅读的朋友,喜欢把阅读笔记做成一页纸视觉笔记或者是幕布整理思维导图,其实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把握一本书的整体和逻辑框架,毕竟大脑更容易记住简洁明了和有结构的信息。
2、拓宽思维框架的习惯
很多人都容易按照惯性思维去做事,没有兴致挑战新事物,不愿意也不喜欢去改变,因为唯有维持现状才能让他们安心。然而,训练逻辑思考力,就要尽可能地拓宽思维框架,要像是站在富士山山顶,视野是三百六十度的,能够展望东西南北所有方向,具体怎么做呢?
(1)最初要考虑所有的选项。
每年年终的时候,我们都会收获年终奖项,对于奖金怎么花?可能很多人直接放入银行,而有些人就进行投资,除此以外,你还能想到什么方式呢?购买心意已久的“洗碗机”、海外旅游、考取资格证,尽可能想多几个方案吧。
(2)用“复眼”考虑时间轴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使用双眼看东西,可以增加事物的远近距离感,以便把握事物的整体。
利用“复眼”考虑时间轴,就是左眼看现在,右眼看未来十年,把时空变得立体。比如,我们在做人生规划的是,不仅仅着眼于现在,更应该着眼于未来,至少未来3年、5年、10年,对标未来的自己,以应有的姿态不停往前。
(3)打破距离的限制进行思考
打破距离限制进行思考,对于拓宽思维框架的习惯颇有成效。互联网和手机大大地打破了距离的限制,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我们必须要改变“距离”的常识。
3、适当地整理先后顺序
(1)不论什么事情都事先确立先后顺序
同时做完成几项重要的事情,避免半途而废,我们最好先给这几项事情列出优先顺序。如果同时做,显然是行不通的。
我们不可能把5件事情都看作对等的关系,虽然一眼看上去同时处理五件事,实际上,已经发生转换。好比我们商谈和收集信息,有时在商谈,偶尔脑海会切换到信息收集,就像计算机多任务处理一样,看似同时进行处理,实际上通过时间分割划分时间区域,切换处理任务。
切换过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遗漏。所以按照前面的方式,把所有信息集中一张纸,可以随时提高注意力和干劲。
(2)很多事情时,就分组
人类不擅长同时记忆超过十件以上的事情。
如果给您一串词语让你记忆,苹果、白菜、猪肉、空心菜、、香蕉、葡萄、牛肉、骨头,可能还没说完大脑就混乱一片了。
当我们确定没有不重要的课题的时候,事情超过十件事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有必要把几个分为一组,分类整合起来,再重新标注优先顺序。
为何分组?关键是分组后,我们数的过来,更利于记忆,不至于遗忘而不去做。把“苹果、白菜、猪肉、空心菜、、香蕉、葡萄、牛肉、骨头”分为水果、肉类、蔬菜,分别把信息整合归类,是不是就容易记忆了。
4、防止先入为主的习惯
记得五一假期,与闺蜜一见面,她就聊起她单位来的新职员舒忆,据她描述,这位新职员长得很漂亮,而且非常有气质,但是闺蜜就是不喜欢,多年职场经验潜意识觉得美女都是花瓶型,跟美女共事,真正工作起来反而不省心。上个星期,再和闺蜜相聚的时候,她的话题仍离不开这位新职员,只是话风一百八十度转变,说没想到长得漂亮,气质出众,工作还非常的勤奋,经常看她读书学习课程,很多美女都是带有攻击性的,她反而就难得的亲近型女孩,前途无量啊。我很诧异为什么闺蜜的转变那么大,结果闺蜜轻轻说了句“看漏眼呗”。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过滤机制”看待事物。同时遇见一个人,领导看到可能会说“他怎么一点干劲都没有”,可是另一个员工可能认为“他真的很累”。
判断=事实+经验(这就是先入为主)
每个人的判断会依据经验,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养成区分“事实和判断”的习惯,要养成就事论事,尽量回归事实本身考虑。
5.一直保持在心里问“为什么”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我们学会经常抛出“为什么”的疑问。比如就在刚才,铺天盖地都是文章和马伊俐离婚的新闻,对媒体报到的内容,提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这种判断不合理”等,并尝试用1、2、3点说清楚观点,这也是一种日常训练。
另外,在日常生活,我们要重视孩子提问的“为什么”。因为“为什么”这种质朴的疑问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心。我的孩子,今年4岁,这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不管是看电视,还是外出游玩,会经常提出“为什么”的疑问,作为父母,认真回答很重要。
在信息爆炸时代,无不充斥着各种信息,人们的喜好和思考方式较以前更加复杂和细化分,单凭一时的想法和碰运气的状态,在这个时候终究无法胜过别人,更妄谈解决问题。
逻辑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以最小努力构筑“最短路径”的成功剧本。
《我的第一本逻辑入门书》就是教我们修炼逻辑思考力的武林秘籍。当你能够刻意训练逻辑思考力,培养把握整体貌态、拓宽思维框架、适当整理先后顺序和保持提问为什么的习惯,你也可以轻松拥有逻辑思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