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医瞳君
很多朋友在初期学习经络和腧穴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认为腧穴在体表就是一条线,腧穴就是一个点,经络在体内也是一条线,所以感觉经络和腧穴所占人体区域非常狭小,学起来十分困难。
其实这是一种直觉式的学习误区,如果一直都抱着这种思想学经络腧穴,那势必会进入一条学习的死胡同,很难有更高的进阶。医瞳君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么就说说能让大家产生“腧穴是一个点,经络在体内就是一条线”的想法的原因。
首先,我们现在大多数教材为了准确的表述一个腧穴的位置,通常会用解剖术语进行描述,在这段描述中一般最少会包含两条线,在二维平面中,两条线相交汇可以确定一个坐标,这个坐标在我们体表,刚好可以确定腧穴的准确定位,这个表述方法其实非常先进,每一个坐标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不会混淆,而且只要记住,可以说终身不会忘记,并且可以快速准确无误的找的腧穴。
有利就有弊,这种表述非常准确,却让很多初学者产生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腧穴就是一个点。这不是一个个案,在医瞳君的学生中,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太多了,一般都是初期自学的学生多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针灸的时候总是在一个针孔反复针灸,还在抱怨,为什么腧穴这么小,反复针刺针孔都感染了。
我们古籍中记载腧穴的方法都是很粗犷的,没有这么细致,因为古人更加重视脉的作用,对于腧穴的作用没有想现在这多的重视,只要不离开经脉就行了。更多的是强调腧穴的寻找,例如“以痛为输”就是在说哪里疼那里就是腧穴。我们现在很多腧穴都是用这种思想作为指导而找到的,包括“阿是穴”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在寻找腧穴中,很多古籍都记载了寻穴、揣穴、探穴等技法。这些都表明,在古人的观念中,腧穴都是一个面而非一个点,再从字面上看“穴”这个字本来就是指一个面,而非一个点,你们谁见过埋人的时候是竖着放进去的。
临床中,只要针刺在这个范围中都是可以的,这个范围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更多的时候是根据病情决定的,通常在肌肉丰厚处有一元钱硬币那么大范围都是可以操作的。
在体表是一个面积,那么在皮下肯定就不会是一条线啦。一般在皮下都是一条通道,针刺的时候,只要针刺到这个通道上就可以了,这也是斜刺、透刺法的基础条件,无论从哪个方向进针,只要针刺到这个通道上,就可以起到治疗效果。
当这些立体的腧穴形成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整个经络都是呈带状分布,在带状分布的时候,将我们整个人体都包裹起来,最终构成我们整个的人体经络系统。
综上所述,腧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体内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通道,在体表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只有记住这些,才能真正的理解经络的的循行本质,下次就不要再在一个针孔上反复针刺了,那样即无用,也毫无价值,只会徒劳的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编辑 │李佑微
校对 │鱼果医医
PS:文章为医瞳原创,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诉其法律责任,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