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不就指的是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嘛。说的就是结亲双方的匹配度。这种观点发展到现在,演化成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或者物与物的对称适合。
虽然过去“门当”指的是门墩、抱鼓石;“户对”指的是门楣上面的木雕砖雕;都是建筑上的装饰,但是,它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和家境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和谐美,更重要的是社会等级的昭示和推崇。
从建筑上说事,勾联到婚姻上,是一种借喻,核心就是强调双方的对等;以对等来维护平衡;以平衡来彰显和谐;以和谐来定位成功;以成功来诠释价值;以价值来驱动向往。这就是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思路逻辑。
当然,现在婚姻关系缔结,已经挣脱了“门当户对”的思想束缚,而张扬了婚嫁男女个性和价值观上的“想当然”,解放了思想,提升了自由度。
但是,人不单具有自然属性,更多的具有社会属性。
婚姻不可能超然社会。
婚姻生活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
现在的婚姻,应该在“门当户对”思想中汲取其核心主张,也就是对等、平衡、和谐。赋予时代新意,丰富内容,演化为新时代的婚姻观念。
1,经济条件是生活的基础保障。
缔结婚姻关系时,该冷静面对。不是主张非得把现有经济条件当作前提,而是要研判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发现潜力股。
别说“我就想跟他受穷一辈子”这样不着边际的胡话。
2,文化修养决定双方能不能志同道合。
知识水平、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对价值取向的态度,这些对婚姻稳固的影响太大了。
能不能成为灵魂伴侣就在于此。
3,家庭出身造就的生存符号,会影响婚姻生活质量。
出身于怎样的家庭,会有深深的生存符号烙印。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影响性格。
为人处事方式,会塑造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人设形象。
包含了个性心理特征的整个生活方式,会影响婚姻生活质量。
4,个人奋斗的成色如何,对于婚姻生活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
潜力股谁都喜欢。
没有奋斗精神,难有精彩人生,婚姻生活也不会蒸蒸日上。
有奔头的日子,才鼓舞人心。
丧失信心,昏昏噩噩,好吃懒做,这样的人魅力何在?
婚姻,作为特定的人际关系,依然适用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则。
婚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婚姻,“门当户对”思想的丰富和升华,指向稳定,圆满,旺盛生命力力。
婚姻对象选择,既要遵从内心,也要尊重客观原则。只凭热情想当然,那不是成年人该干的事情。
“门当户对”赋予新时代的解读,才是好用的婚姻择偶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