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
虽是个读书人,却很抗拒“手不释卷”

虽是个读书人,却很抗拒“手不释卷”

作者: 一瓢 | 来源:发表于2017-02-09 12:02 被阅读23次

一段人生一段故事▪一瓢

我从小就有极嗜读书的怪癖,一直坚持了二十几年,如果以读书时间在生命中的占比高低来定义是否是读书人的话,那我也可以算作是一个读书人了。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总爱思考,世界上第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写的什么内容,第一个读者是谁。虽然没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在探寻的过程中了解了书的前世今生。

在纸书出现之前最早的书是在殷商时代用于记载祭祀、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气象、政权组织的牛骨或乌龟壳,后来我们称之为甲骨文。

后来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竹片叫做简或牍,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相传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所以有了韦编三绝的典故。

春秋末期,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这样的书一直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都占有主流地位。现在我们还在用的单位“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如“读万卷书”“开卷有益”和“手不释卷”。我特别喜欢“手不释卷”这个词,不单单是因为道出了勤奋读书的状态,也体现了人们爱惜书,对书的喜爱、依恋,与书融为一体的情感。

“手不释卷”,出自《三国志》。原文是:“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说: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后来人们多用“手不释卷”来形容书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如果“手不释卷”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品质,那现在很多人都很拥有这样的品质。

让我们来回想下,在公交地铁上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在等电梯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在吃饭排队的时候低着头在干嘛,睡觉之前低着头在干嘛。

哦,是看手机!不是说看书的事吗?

当然明白的人都知道“手机能藏万卷书”,我们不急着表扬这传统的好品质。先来听听我作为读书人但不代表读书人的看书体会吧。

与纸书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情感,油墨的芬芳,随看随写的畅快,捧在手中沉甸甸的仪式感,让我觉得只有看纸质书才能算是真正的看书。

纸质书有他的诸多好处,也有不少不可回避的缺点,先抛开价格高昂不说,到书城或是网上购买,时间快的也要一到两天的时间。接下来看书的时候如果有重点需要摘抄的内容,就得对着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码下来,想作笔记的时候直接写倒是方便了,可查阅的时候很崩溃,再说如果感想要多于书上的内容,那可怎生是好啊。

所以我们可能需要的最佳读书体验是,买书不超过一分钟,购买后随时阅读,做笔记的时候,想写多长就写多长,而且查阅非常方便,价格还不贵。

有了,就是将电子书放到手机上,就真的O~了,吗。

首先,手机待机是让全世界人民都“呵呵,无奈”;其次,长时间看手机,会让血液大量流向眼睛,而诱发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导致结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病变。再说有多少人用手机看书的时候是,看三行回一条微信信息,看五行刷一刷朋友圈,即使能坚持看下来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以下内容。

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但这些文章真的是我们阅读学习的初衷吗,有多少人把在这类文章上消磨的时间当成阅读了。

如今我们“手不释卷”要求可能更高些,首先尽可能护眼,能让我们安静的进行严肃阅读,且能满足书籍购买方便、阅读方便、摘抄做笔记方便、携带方便、却不用担心待机的最佳阅读体验。

阅读器,可能是当前最理想的阅读工具。

1、基于电子墨水显示技术,本身不会发光,就像看纸书一样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阅读的,不伤眼睛。

2、即使在晚上看书需要开阅读时候,也是前光灯,相当于看书开一盏台灯的效果,依然护眼。

3、随时笔记,一键导出,可同步到手机端和电脑端,不只有笔记还有原文。(摘抄+笔记)

多年打磨,极致精致;

资源丰富,取阅方便;

排版讲究,体验舒畅;

功能繁多,但只能读书。

我们虽好诗书文籍,却也在意健康无害;

碎片时间匆匆而逝,阅读操作争分夺秒;

手不释卷,那一卷书几行字的“卷”,已经不再适应现如今的我们了;

这一台,内藏万卷书的“台”,可能更适合我们。

做为当代读书人,我们不仅在形象上褪去了长袍;也应在工具上做好升级。无论形式怎样,我们阅读的初衷一直没变。

相关文章

  • 虽是个读书人,却很抗拒“手不释卷”

    一段人生一段故事▪一瓢 我从小就有极嗜读书的怪癖,一直坚持了二十几年,如果以读书时间在生命中的占比高低来定义是否是...

  • 虽是自习,却很认真

    每天晚上六点半到十点十分,学习安排的是四节自习课,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一个关键时段。能否把握住这一学习时间是学...

  • 虽是路过,却很美好

    “嗨,好久不见,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虽然只是恰好路过”这座小城没有所谓的都市的繁华热闹,没有令人向往的华灯璀璨,也没...

  • 《孔乙己》

    文章来自网络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让人心生悲凉的悲剧人物。他虽是一个“读书人...

  • 手不释卷

  • 手不释卷

    每个人都难以忘记自己的小时候,又渴望长大。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都需要人们看书。书是人们的朋友,给人们精神食粮,...

  • 学会这个方法你也可以每年高效阅读100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读完上百本书,还经常总结书单在网上推荐。股票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是手不释卷的读书人,据说每天有...

  • 真写真读真语文

    你看世间有两种读书人:一种名为读书而实际不读书的,他把书本“束之高阁”,不去过问;一种也觉喜欢读书,“手不释卷”的...

  • 渡我 第十章 我配不上剑

    庭院里,一个中年儒士摸着一个小孩的头轻声问道:“长柯,我们虽是读书人但也要学些武功自保,别说舞刀弄枪不好,这其中也...

  • 迷茫的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阅读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和抗拒,手不释卷,墨香扑鼻已在我的生活中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虽是个读书人,却很抗拒“手不释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ei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