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训练营

认知训练营

作者: 别吵吵的得到心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08:37 被阅读13次

20 学习:老狗这样学新招

据说成年人就学什么都慢,现在学习已经晚了。老狗学不了新招(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这谚语是说谁呢?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主流的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学习有个窗口期。某些复杂技能你得在某个年龄段习得,过了这个年龄窗口就关闭了,你就没戏了。想终身学习,首先就得对窗口期有个说法,否则何必为难自己做不可能的事?

马克斯学吉他,拿自己做实验

加里·马克斯(Gary Marcus)决定搞清楚这件事。

马克斯是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是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所谓自然智能就是人。他的本行就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通过研究孩子来研究人类智能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方向他也蛮有影响,搞了个公司卖给Uber。

人已中年,马克斯想实现从小的宿愿,学弹吉他。作为严谨学者,他先查阅研究文献,发现学习关键期的说法很流行但没有多少实验证据,而没有实验证据的原因是缺少实验对象。成年以后才学乐器的人有几个呢?没有数据就没有结论。

马克斯决定自己上。自己研究自己还不行吗?

他的初始条件是这样的:

即将年满40岁;

迄今这一生从未展现出任何音乐才能;

他是个教授,有学术年假,有大量时间。

除了有时间,其他全是劣势。

从这里开始,他学了一年半吉他,最终在一个音乐夏令营上跟一群孩子搭班汇报演出。水平怎么说呢?没有给孩子们丢脸。他知道了自己永远也不能成为音乐家,但后面会讲到这是他自己的生理构造所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在这段旅程中没有看到任何不可逾越的障碍,使得成年人注定不可能通过学习掌握新技能。

也就是说,那个关键的窗口期没出现。

关于学习的六点结论

是不是很振奋?给你介绍他的经验:

第一,乐器很难,复杂技能都这样。

乐器演奏难,难在它是记忆、感知、动作协调、肌肉控制、肌肉力量这一切的总和。演奏者的手势动作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准,速度要快,时间拿捏一点都不能错,甚至还要一心多用,各肢体以不同速度做不同动作,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人本来不是这样长的,演化对人不可能是这样安排的,要把人变成擅长做这样别扭的事,只能靠大量反复练习,强行扭过来。

第二,正是因为音乐演奏这么难,对人来说过于别扭,所以它不可能是先天决定的。

演奏技能不是演化而来的。大脑只是借用了许多已有的模块:关于感知的模块,关于语言的模块,关于肌肉协调的模块。

演奏音乐所需要用到的大脑构造,如小脑、杏仁体、胼胝体、颞叶,进化原本给它们安排了另外的主要功能,结果被音乐给借用过来,朝着新用途重新训练这些模块,在这些模块之间搭桥,大量练习强化,直到形成不思而应的肌肉记忆。

这是个难度悖论,却对你我成年人有利:

正因为演奏太难、太不自然,必须大量练习才能获得高技能,所以不存在说谁有狭义上的音乐天赋,不存在一个决定了你是或者不是演奏天才的基因。

我不知道演奏,但我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在电脑键盘用五笔字型打出这行字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在拆字,手指自动就把它们打出来了。我20岁才开始学打字,进化绝对没有在哪里给我埋下一个五笔字型拆字的基因,打字的肌肉记忆来自重搭大脑中已有的各种回路,手-眼-脑搭桥,反复练习强化,最终就是我的手指好像有自己的灵魂一般。

如果音乐演奏是这样,如果打字是这样,那你想想是不是今天所有的复杂技能都差不多?这是你我成年人终身学习的福音。

第三,成年人学习新技能困难,已知的主要问题是练习量不够。

对于是不是因为有些模块成年后就关闭,研究总体还是不足,但不是没有好消息。以前认为有典型学习关键期的某些技能如语言,现在有了新研究,研究200万人学习语言的效果后发现,学习语言的能力随年龄平滑下降但没有明显拐点。

以前认为20岁左右是拐点,20岁以后学语言跟40岁学没有两样,换言之,20岁学已经太晚了。新发现则不然,学语言仍然是越早越好,但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只是你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成年人学语言也能学到母语水平,就只有发音差点火候。

马克斯自己认为,成人的困难在于记忆力下降,专注力下降,从而影响了练习的数量。孩子比成人擅长学习不是因为学得快,而是因为孩子更坚持,练习量更大。 决定学习速度快慢的,最终是练习量。孩子不仅手指更灵巧,更重要的是比成人更有耐心,练得多。

好在成人不是一败涂地。我们吃过的盐比孩子们吃过的饭都多,几十年时间养成了大量默会知识。什么是默会知识呢?就是沉淀在我们的大脑之中,不用思考就可以调用的那些知识。 孩子们还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这些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我们的抽象能力也增强,我们能更理性更有意识地优化学习方法。

第四,存在通用学习方法。

新技能存在通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先步骤分解再组块(procedurizatdon-chunk),分成三步:

首先,将复杂技能细分解为难度适宜的多个步骤;

然后,单个步骤反复练习,直到实现肌肉记忆;

再然后,将各个步骤重新组块,变成大一级的单元,在单元的层次上反复练习。

先层层拆解,再层层组合,反复迭代,直到掌握复杂技能整体;过程中使用刻意练习法,发现缺点,对缺点作针对性练习,同样是反复迭代,直到消除所有缺点。

成人有两点特殊性:

一是成人记忆力下降,分解必须更充分,分解到更细小的步骤。小朋友是一步一步地来,成人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来。

二是成人专注度下降,必须严格自我管理:选择最有利于保持专注的环境,安排精力最饱满的时间,等等。

孩子用不着这些,他们兴趣多元,随时转移,但每一刻都像激光一样聚焦在正在做的那件事上。我们都曾经那么强大过,现在得认清现实,管好自己,才能尽可能多地重回沉浸式学习状态,缩小与小朋友的学习力差距。

第五,好老师是这样的:

提供所需知识:知识当然是多比少好,但在一定程度之上,知识多一点少一点倒不是最重要的;

老师的重要性在下面这几点:

提供激励:

大棒与胡萝卜,进步时鼓励,犯错时提醒;

提供进阶的结构:

就是你现在处于什么程度,应该学什么,下一步学什么,他得心中很有数;

提供针对缺点的解决方案:

发现你的缺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这是老师最重要的地方。

如果你的老师符合上面这几条,恭喜你找到了好老师。

第六,广义的天赋仍然存在。

前面我们说了,没有狭义的音乐天赋,没有音乐演奏的基因也没有打五笔字型的基因,人类的复杂技能都不存在对应的特定基因。复杂技能大都出现在人类定居以后,到现在也就一万年时间,进化来不及。

但是,没有特定技能的基因,不意味着天赋这件事不存在。

以音乐演奏为例,它借用了感知、语言、记忆、声音这些功能所涉及的大脑回路,后者间接对应着特定的基因组合,它们间接影响着你学习音乐演奏的能力。

马克斯终于发现自己为什么一直缺少音乐才能。他从小就不玩秋千,也不喜欢睡摇篮,晕车,更晕过山车,因为他的耳前庭系统有问题,而耳前庭与节奏感知密切相关。马克斯节奏感不行。没有节奏感的人,音乐演奏非常困难,但就算是这样,他不也能和小朋友一起同台演出吗?

人与人确实不同,但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简单的不同。有天赋使一些人能够更快地掌握音乐,缺少天赋使另外一些人如马克斯走到同样的地方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马克斯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方。

无论学习什么技能,没发现有什么东西注定我们已经太晚。至于掌握之上你还能走多远,看你的造化。

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呢?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年龄并不是学习的限制,不存在一个关键的窗口期,过了你就没戏了。只要你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这句话听起来平常,但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激励你。

这一讲的灵感来源于,马克斯的书,《从零开始》(Guitar Zero: The New Musician and the Science of Learning)。这本书是马克斯人到中年从头学吉他的实录,以及作为研究者对成年人学习复杂技能的第一手观察和思考。

思考题

我给你留一个思考题:

今天讲到成年人学习新技能比较困难的原因不是窗口期,而是专注力、记忆力下降影响了练习量。你是怎样保持专注力的?或者说,针对成年后专注力下降,你有什么自我管理的办法?

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与我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训练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e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