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女人来说,如果你在医院生孩子期间,你老公不仅不会照顾你,还一个劲儿给你添乱,他第一天来医院看望你的时候说:我把墨水洒到桌布上了。第二天来的时候说:我把台灯给砸了。第三天又说:我把门给弄坏了。请问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我告诉你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真人真事。故事里的妻子就是受人敬仰的杨绛先生,而那个笨手笨脚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钱锺书先生。
今天讲的这本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92岁高龄时所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时间跨度长达60余年。1997年春,女儿钱瑗先于双亲去世,杨绛在书中写到:“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1998年末,钱锺书因病逝世。正如杨绛写道:“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虽然书中描写的只是平凡的细节,却特别感人。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事儿,比如在牛津留学期间,两人都不会做饭,有一次吃扁豆,他们一面剥,一面嫌壳太厚、豆太小。后来才醒悟过来,扁豆是专吃壳儿的。
从最初的两个生活小白,到后来温馨的三口之家,钱锺书与杨绛携手走过了63年的风雨人生。若说大师们的爱情与常人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他们更加珍惜此生的遇见。年轻时,钱锺书与杨绛曾因各种原因经历过几次分离,钱锺书曾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这是一本有营养的书,我几乎每年都要拿出来重读一遍。我认为这对文坛伉俪至少教会我们三个夫妻相处之道:如何看待对方的缺点,如何对待彼此的分歧,以及如何保持共同的兴趣爱好。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一)如何看待对方的缺点
和常人一样,大师身上也有会缺点,不同的是他们对待缺点的态度。
杨绛曾说:钱锺书身上的那些缺点,都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他身上的优点却是独一无二,让人无法取代的。而在钱锺书眼里,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回到开头的故事。当钱锺书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回应他:不要紧,我会洗。当钱锺书说把台灯给砸了,杨绛告诉他:不要紧,我会修。当钱锺书说把房东家的门给弄坏了,杨绛回答他: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在书中写道: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后来,杨绛出院后,真的全都修好了。就是因为杨绛说的“不要紧”,钱锺书心中很感激妻子。
一句“不要紧”,尽显夫妻相处的大智慧。懂得不苛责对方,学会接纳对方身上的缺点,往往能发现伴侣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能享受婚姻生活带来的幸福。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与其苛求另一半不会犯错,不如学学杨绛先生的智慧,在另一半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而搞砸了的时候,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不要紧。看看会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我们已经懂得了包容对方的缺点,赏识对方的优点,仅做到这点还不够,因为两个人在认知方面总有差异,那么我们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怎么办呢?
(二)如何对待彼此的分歧
现实生活中,有的夫妻结婚几十年,争吵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没能分出个对错来。钱锺书和杨绛在一起生活了63年,他们之间并非没有分歧,只是他们认为比对错更重要的是彼此。
有一次,因为一个法语单词bon的读音,两口子争执不下。杨绛说钱锺书说法语单词的口音带着浓浓的乡音,钱锺书自然不服,于是,两人就如同许多小夫妻一样,开启了相互伤害的模式,彼此都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最后他们请一位法国人来公断。那法国人说,杨绛的发音是对的,钱锺书是错的。
杨绛在书中写到:我虽然赢了,但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锺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规则。此后,两个人就约定好:“以后不妨各执异议,不必求同。”也就是说遇到分歧的时候,可以各自保持自己的意见,不必为了证明我对你错而争得你死我活。你看,这就是大师对待分歧的方法,是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呢。
当然,杨绛也写了:“此后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另一件有意思的事,他们家三个人都保持着各自的生活节奏。就拿睡眠这件事来说,钱锺书早睡早起,杨绛晚睡晚起,女儿钱瑗晚睡早起。虽然不同步,但也很和谐。难能可贵的是,钱锺书每天都早起为妻子做早饭。
尽管最好的婚姻,是你可以做你自己,但如果双方能在思想上保持同频,对彼此来说,你们就不仅是夫妻,还是朋友,是知己。
(三)如何保持共同的兴趣爱好
那么,如何保持夫妻同频呢?两位大师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就是保持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三点。
钱锺书和杨绛最初相识的时候,就彼此相互推荐书。两人在牛津留学期间,每天回到寓所后,就拉上窗帘,面对面读书。几十年后,他们搬到北京的三里河寓所,每人占一张书桌,每天静静地读书工作。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处境,他们从不停止的就是读书,因为这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相传,钱锺书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横扫清华图书馆。杨绛说,我也和锺书一样爱读书。一次杨绛的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他们家平常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惜时如金地读书。
嗜书如命的两个人终生以书为伴,令人无比羡慕。书是夫妻俩共同的朋友,充当着彼此心灵相通的桥梁。虽然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但杨绛先生还有书这个精神上的伙伴,支撑着她走完了人生最后20个年头。
杨绛先生100岁感言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2016年5月,杨绛以105岁的高龄辞世,他们仨终于又团聚了。对我们来说,最曼妙的风景就是,这世上曾是有这样一对夫妻,男的叫钱锺书,女的叫杨绛。
总结一下,从钱锺书和杨绛身上,我们学到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我概括为12个字:互相赏识、和而不同、志趣相投。希望各位能打包带走。
如果你还单身或者刚结束一段关系,推荐你阅读《我们仨》,它会让你对美好的婚姻生活充满向往。
如果你刚步入婚姻的殿堂,推荐你阅读《我们仨》,它会让你明白,婚姻才是爱情的开始。
如果你已经结婚多年,推荐你阅读《我们仨》,你会发现,在婚姻这座围城里,不乏有诗意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