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静静写读书笔记
一本相遇恨晚的书-读《孩子:挑战》

一本相遇恨晚的书-读《孩子:挑战》

作者: 二解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23:03 被阅读4次
一本相遇恨晚的书-读《孩子:挑战》

育儿方面的书看过的记忆深刻且学习到东西的,就两本书,一本是《爱和自由》让我学到不去打扰孩子,让孩子专注,但是对自由的尺度拿捏总是不得要领,不能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还经常被孩子爸指责我在放纵溺爱孩子;另一本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我明白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的效仿源,作为妈妈应该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然而事实是我并不是一位各方面非常优秀的妈妈,我本身受的教育也有限,视野也不够宽,不够理性,很多行为习惯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不妥,就算我能学着控制自己一段时间不对孩子吼叫,但我做不到长期面对孩子的各种状况还能心平气和。其它育儿书也看了不少,但孩子越来越大,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一堆,也很是困惑,读了那么多多,依然做不好家长。

终于,我遇到了《孩子:挑战》这本书,这本书是 鲁道夫·德雷克斯(1897-1972)Rudolf Dreikurs: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在序言中,作者也说到,这本书本中推荐的方法是牙基于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生活哲学理念及人类人活观。

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核心观点到底是什么呢?我也在网上找了下,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弄清了作者推崇的理念再看这本书,就更能理解作者提出的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孩子的观念了,这本书是基于民主的生活观,教给父母学习并理解核心理念,并提供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教给父母怎么做,怎么说,细到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孩子才会理解与合作,这种实践型就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我是一个4岁小男孩子的妈妈,面对孩子很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我要求孩子要遵守的规则,我并不能恰当的说出所,也非常感谢小雨群主提供这么好的书单来共读!

整本书有38章,前两章是基于核心理念的讲述,后面36章都是基本于各种情况案例给予的方法技巧,干货十足。后面36章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 实际案例-点评分析-新方法-理念总结;另一种是理念解释-案例-点评分析-新方法-理念总结,书上案例中给到的孩子年龄大都是10岁以下,3-8岁孩子也是发展自我认知,形成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更多心理上的帮助,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出现状况也最多的,我主要写写书里的一些对我目前来体会与感触颇深的地方。

前面两章是概念,父母对平等与民主的认知,让我更加清晰:

平等是什么?-就是每一个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不能控制与命令别人。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差异,却有权利享有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民主是什么?-民主不只是一个政治思想,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中包含自由,自由中也包含责任,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会产生限制与责任。我们只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拥有自由,这个规则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每个个体都应该遵循。自由必然与规则相伴,没有规则就不会有自由。

只有充分理解,才能避免放纵与溺爱,书里用在路中开车的例子来说明,只有在有意愿遵守交通规则限制的前提下才能自由选择走哪一条路。这个规则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设,而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每个个体都应该遵守。

平等的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不能强迫孩子绝对顺从,而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守应有的规则。

当对这些核心思想理解并认同后,才能有意识在实现生活中遇到具体每一个件事出来后,我们应该怎么去思考、分析辨别、怎么给孩子作引导。

通篇读下来,对照以往的旧思想时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误区有三点:

1、我们成人容易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会有和我们当年一样的感受,比如,我小时很自卑,我是家里的第二孩子,我妈又跟我说我是桥底下捡来的,让我一直有一种自己是家里多余的,但依然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所以我总是很听话,去取悦父母,父母也从来没有说过爱我的句,让我没有充分去感受父母的爱,所以当我有孩子后,我就特别在意孩子是否知道我是爱他的,我会主动表达我对他的爱,会说妈妈很爱你之类的,说得有些频繁,孩子也不当回事,这本书里对此的观点是,父母可能会自以为是,我们的孩子根本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想,孩子可能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面对,我们需要弄清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会有和我们当年一样的感受。

2、避免过度关注,对照书里说到情况,我发现很多时候我都有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但在读到这本书之前并未意识到,比如孩子上次不小心把别的小朋友眼睛弄到了,回来我们俩问了他很多次,他都不想说这个问题,我就有些担心他不知如何面对这个事,我跟他讲了我小时候面对的这样事当时应该如何处理的,但我显然没有了解孩子是因为害怕那个被他误伤的小朋友会严重得好不了,他还是愿意提起,过了好久,一次他身上痒他抓开皮肤露出了点血,我说这不会有事的,过两天就好起来了,他说就像上次我抓伤的小朋友眼睛也好了,是吗?我说,是的。我就明白了我当然确实反应过度了。

3、我不用担心家里其它成员对孩子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只要坚定我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就行了,比如我之前我会很在乎他奶奶在带的时候,当孩子受到别的孩子打时,奶奶去帮助打回去,我跟奶奶说过很多次,但奶奶就是不听,为这个我也跟老公生过气,影响到家庭关系,看了这本书后,我有这样的反应,也说明我对教育孩子没有信心,只要我跟孩子一起时候做好,当孩子有了奶奶一样的反应时,我给予恰当的指导,当奶奶向孩子灌输这样的做法时,孩子应该怎么回应,关注孩子的反应而不去打消纠正家庭其他成员的行为。

学到的方法:

1.要有意识去分辨孩子是需要鼓励还是指导。

2.当孩子让我无法跟其它 妈妈聊天时,妈妈只要做自己的就好了,静静的不理会他,当他安静下来,并对他给予鼓励。

3.当孩子要求一定要买个糖时,父母应该勇敢说不,平静从容坚持到底.

4.对孩子就像对朋友一样,不简化语言,不去学孩子语气说话.

5.用家庭会议的方法引导大家一起建立做家务的责任感。

学习到的话术:

1.我看到你学会了怎么照顾自己

2.今晚你愿意保持整洁,真好!

3.你可以选择XXX怎么,但不可以 XXX,然后等孩子自己再做决定

4.睡觉时间到了,你要帮你收拾玩具还是自己收?当孩子说你收吧,我尝试说;我现在想看书

5.发生这样的事真让人难过,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学到的避免权力之争的步骤_

1.明确底线

2.不多说什么,不用去决定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3.保持平静、温和、从容、坚定(这四个字绝对是书中的高频关键词)的态度。

金句:

1.没有所谓的完美关系,我们需要的是有所进步而不是完美。

2.在一个民主家里不存在权威的。

书里的核心鼓励、激励、引导、尊重这些同样适用于与伴侣、朋友、同事沟通原则,因为这样能让双方都感觉舒适,我告诫自己记住,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憋不住脾气时就问问自己如果他是成人,我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好书,值得反复研读,体会,运用,再读,这本值得每一个做父母花时间和精力来阅读,我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相关文章

  • 一本相遇恨晚的书-读《孩子:挑战》

    育儿方面的书看过的记忆深刻且学习到东西的,就两本书,一本是《爱和自由》让我学到不去打扰孩子,让孩子专注,但是对自由...

  • 相遇恨晚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学期的夏加儿美术课到了尾声。在这节《期末展示与回顾》中,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展示了...

  • 相遇恨晚

    读了《教师阅读地图》后,知道教师专业成长也要经历“浪漫——精确——综合阶段”。 一般来说,30岁之前一个人应该完成...

  • “向死而生”的《见识》

    遇到一本好书,读之,总会有相遇恨晚的感觉,细细品读,又怕速度太快,下一秒就到了尾页,心中便会大呼“怎么这么快...

  • 相遇总是恨晚

    时常会想起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中,世钧与曼祯事隔多年后重逢的镜头。他们痛苦万分,泪流满面,昔日万般情深,最后也...

  • 只是相遇恨晚

    只是相遇恨晚 当我们老到喜欢聊青春的时候,青春就已经离我们很远,很遥远了。剩下的只有回忆和思念。 ----寄给曾经...

  • 只是相遇恨晚

    只是相遇恨晚(下)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再偶然的邂逅也是千载难逢。————题记 1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你能...

  • 随笔-相遇恨晚

    明知道情感会让人生不如死,却偏偏甘之如饴,不顾一切的想要奋不顾身的前进,爱上你的时候,心里是澎湃的,激动难耐的,折...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文/Scofield飞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今年读的第一本书,读完真是感觉相见恨晚。发现以前读书的方法既浪费了...

  • 《见识》读书笔记

    《见识》是一本关于个人精进的书,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这位智者,相见恨晚。 书的前半部分讲抽象的的“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相遇恨晚的书-读《孩子: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g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