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俗人看大师:从A到B的距离,从吃饭到美的距离

俗人看大师:从A到B的距离,从吃饭到美的距离

作者: 假装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12:34 被阅读0次

【O】缘起:读李泽厚先生《历史本体论》有感。

李泽厚先生的《历史本体论》是一本很薄的书。然而这本书在我书架上睡了很多年,直到最近因为他去世所以才打开阅读。

以前也不是没有阅读,而是只读了一个序言和大约不超过3个小节,就放下了。

这周拿起来,往下读。往日阅读划的线还在,但现在终于感觉有能够跳出来读的自信了。

【一】命题:开始有了质疑的思考

李泽厚在这本书里的开始章节,反复强调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和决定性。虽然他也强调,他说的决定性,并非惟一决定,但我理解,他所强调的决定性,即人类食衣住行对人类历史的决定作用,是首要的,是需要一再申明的。

鉴于我还没有读到三分之一,所以现在进行判断当然言之过早。而且以我的哲学知识和思考水平,也不可能对其论证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求证,更谈不上批评。

【二】随感:所以我所能说的,只能是个人的一点基于个人肤浅偏见的质疑

一对好概念:关于being和being的对比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是由过程造就的,相对针对的或者说不同于的观点,是先验性的being的观点。

但在这个对比中,我以为无论是李先生还是李先生所宗奉的MARX先生,都有可能犯了掩耳盗铃或视而不见的错误。因为就李先生的论证方法而言,他一方面罗列一系列becoming的过程(概括性的过程,就像他在《美的历程》中所擅长的以直观直觉的论证,把一系列材料组织起来,获得一个非常漂亮的成果。这可以说是哲学的方法,但不是科学的方法。

那么,历史本体论,所追求的,是哲学思辨呢?还是历史哲学的思辨?既然贯以历史 二字,那么这个历史,就决不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而是由西方科学产生后所产生的隶属于社会科学的史学。科学的核心,在于归纳,在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虽然历史行业所说有“史识”“史才”之说,也特别看重洞穿材料的洞察力,但把它在更多领域推广,我以为仍然是需要谨慎的。

【三】随感2:缺乏比较的逻辑,缺乏比较的论证,终究是单方面论证。

就像MARX武断地将宗教定义为精神鸦片一样,李先生抱着唯乌物论不放,而看不到现代心理学和复杂性理论的进展,甚至在哲学领域,早就超越了唯乌唯心二元对立的框架,这就显得在方法论和问题框架上的固步自封了。

个人虽只听说过只言片语,直觉也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地方。就个人而言,这里且存疑。

阅读存疑,如是我闻。

相关文章

  • 俗人看大师:从A到B的距离,从吃饭到美的距离

    【O】缘起:读李泽厚先生《历史本体论》有感。 李泽厚先生的《历史本体论》是一本很薄的书。然而这本书在我书架上睡了很...

  • 从距离到距离

    有那么一次冲动,因为一心特别想念他。然后迫不及待的我就买了当天晚上到他那的火车票。 然后,在他所在的城...

  • 距离

    从南极到北极的距离,很远 从大海到高原的距离,很远 从荒漠到绿洲的距离,很远 从田野到天空的距离,很远 从士兵到将...

  • 从菜鸟到大师的距离,就是练习!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全中国做拉面的是第一名,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初中都没有念完,但是他连续三年做拉面,连续三年第一名,...

  • 从知道到悟到的距离

    今天在复习股票课的时候,看到了收益率的公式。投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1)*100%。 比如2016年1月...

  • 长大,从亲密到距离

    农历七月十五,家里照旧和亲戚朋友一起。餐桌不是太满,人心也一样。 奶奶家三个孩子:大伯、姑姑和老爸。今天在饭桌前,...

  • 距离

    从远古到现在 从出生到离开 从相识到恋爱 这是一条真理 距离产生美 也产生泪水和无奈 完美的距离 会缩短成遇见 变...

  • 从说到做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距离: 是从“头”到“脚”的距离,也就是从“想”到“做”的距离! 但从“做”到“做好”...

  • 【诗词推荐】距离

    原创:林艺迦,【诗词推荐】专题授权推荐作者 从南极到北极的距离,很远 从大海到高原的距离,很远 从荒漠到绿洲的距离...

  • 从陌生到陌生的距离

    与月光的一夜情 导致与阳光失之交臂 醒来时 阳光已去 月光也没等你 只有一场陌生的夜雨 用戏谑的声调 嘲笑你惺忪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俗人看大师:从A到B的距离,从吃饭到美的距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g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