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要太多啰嗦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老板,正赶着去参加会议,听到秘书这样的汇报,你将有什么样的感受?
“王总来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了。李总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10:30以前不行。刘总的秘书说,刘总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外地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订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订。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上午11点似乎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是不是觉得他很啰嗦,半天也讲不到重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样表达自己的。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开会、对接工作...
但常常沟通不经过大脑梳理或者不会梳理,就将信息全部倒出。
所以说了很多无用的话,增加沟通成本,降低效率,影响心情。
而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刚才的会议通知,按照金字塔结构,重新组织的语句为:
“今天的会议可以改在星期四上午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王总和李总都更方便,刘总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订。”
这句话形成两个层次,第一句提问属于第一层,而后面的语句都属于第二层,第二层是用来解释第一层问题的。
如此表述,语意就非常明确。
书中所提及这种类似金字塔形状的思维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即是一个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握背后的原理,使用规律做事,提升强大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
缺乏结构化思考带来的尴尬
有一次公司准备改革,引入新的产品,需要获得董事长的支持,于是学校联系联系了董事长。
听说董事长是一个非常睿智和高效的人,他不太喜欢冗长的会议。
开董事会时,毫无亮点的自我介绍结束后,我简述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引入的课程体系。听完后董事长不是很明白我们需要他什么帮助,于是校长、还有其他管理者也补充了很多,依旧不够清晰。
董事长停了停问:“你们直接和我说,需要我帮助你们什么?” 几个管理者相互一看,有点懵,不知道怎么表达。
最后在大家的七嘴八舌中,董事长理出思路,还是同意支持我们。
但这件事还是令我非常沮丧,本以为提议应该会很顺利通过,但混乱的表达拉低了效率。
其实,运用金字塔原理,这个事情仅1-2分钟就能说的非常清楚:.
"董事长,最近校区想引入新的课程体系,希望获得您的支持(what)
因为原来加盟的**体系不适合客户和市场,无法持久发展。如果继续下去,公司会进一步恶化(why)
经过考察,这套结合学能+学科的闭环教育生态模式,它的确能真实有效地提升学生成绩和学习效果,
并且受市场认可度较高,结合我们目前的资源,一定能扭转目前招生困难,口碑不好的局面。(how)
领导感兴趣,接下来就可以细说未来的规划了。
相比原来混乱的描述,这样表达可以让听者先明白你本次的目的是什么,接着明白原因,和具体要做什么。沟通的效率就变得很高。原来半小时的对话也可以2-3分钟解决。
几种搭建金字塔的方式
整理过的知识才是属于你的知识。
向下分解、向上总结,就是金字塔结构两种经典的搭建方法。
同一个层次中的素材的组织方法:可以采取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
1.自上而下法:
先抛结论,然后列出几点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再层层详细展开。
当自己心中对问题已有思路,就差清晰的表达出来时,适合用自上而下法。比如,写年终总结时,基本知道自己要写的主题是什么,平时的成绩、遇到的问题、下一年的规划等也有个大概构思,此时,就可以采用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结构,条理清晰的表明自己的想法。
2.自下而上法:
先归类分组,然后概括每组思想,最后提炼主题,完善整个思考过程。
当自己心中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思绪还比较混乱时,适合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构建金字塔。表达或写作,思考时可以自下而上,文章输出时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出来。
3.同层次组织
演绎顺序,其对应的思考方式是演绎推理。通常为三段论形式: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相关的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
时间顺序,也可称为因果顺序,按照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物时的顺序。
程度顺序,即重要性顺序:具有共同特性的同一组素材中,把最能鲜明表现该特性的素材排在第一位,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总结
天才源于积累,聪明源于分类
对一系列行动的概括也必定是实施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任何一组相互独立和完全穷尽的行动思想加上其导致的结果,就能形成一个独特的封闭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