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15952/786d3e4b4b8cae02.jpg)
一个人,一旦自己的思维习惯养成,想要改变,难于上青天哇。
最近,母亲到到城里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和媳妇想让她适应下城里面的生活,这样,我媳妇休完产假上班,我老妈就可以帮我们带我的小情人女儿。这样我丈母娘就可以回去,毕竟我媳妇不是独生子女,一直赖着丈母娘来帮我们带小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尽管我媳妇还是想她老妈来给我们带哈哈,但是,她也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我妈能帮我们带小孩,那就是最完美的事。所以,我们商议先让我们来带试试,尽管,我们都有了心理准,结果还是出乎意外。
首先,母亲做不了车。这周二我到高铁站接老爸和老妈(父亲送我老妈上来),车还没开多远,老妈就开始狂吐了。估计我车就从高铁站走两百米远吧。我有问妈妈为什么这么怕做车。她描述一闻到汽油味,立马就想吐。我也体会到做不到车的感觉。我读高中时候,坐车也是经常呕吐,我理解这种感受。但是,那是因为小时候不经常做车,只要多做几次之后,就没有什么感觉了。我理解妈妈估计也是一样,毕竟她一辈子都很少走出我们的小镇。然后,我的理解错了。我试图想让妈妈多做几次车,接受汽油味,适应做车。可是我发现每次我叫老妈出去玩耍,她都不愿意出去,她知道出去需要做车,不愿意尝试,在心理根本不愿意去改变。就算我们勉强她去,她内心也是不高兴,不愿意去尝试,我也就不再勉强妈妈了。这也不能怪妈妈,我能理解,毕竟一辈子就生活在乡下,做什么都是走路,突然,叫她出门就做车,并且,她还能做车。更不愿意去尝试和改变。从我妈妈身上,我意识到了,一旦我们我们思维习惯养成,想要改变难度确实很难,到底有多难,自己去尝试就知道了。
其次,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致,很难相互适应。妈妈在农村生活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到上面来呢,做每件事就比较讲究,尤其,丈母娘特别喜欢干净,每天拖几次地,我老妈觉得还没脏,没必要拖。丈母娘每样东西方的规规矩矩、整整齐齐。每样东西与固定放的地方,我老妈是比较随意,哪里方便放哪里。我媳妇长期受丈母娘影响,和她老妈也是差不多。这样我老妈做每样事情,要按照他们方式来做。她觉得非常不自在,很别扭。甚至,在家能自己去找事情去做,来这里几乎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媳妇或者丈母娘说要做什么,她才知道去做。所以,每个人思维习惯想要改变,或者去适应对应的习惯,是相当很难的。我老妈在乡下自己能把家里面安排妥当,虽不说安排得有多好,家里面操持有多好。但是,不至于到上面来找不事情做。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想要改变,到底是很难很难。
最后,思维固化,不愿意接受新东西。其实,我老妈是非常的勤劳,做事情任劳任怨的,能吃苦。小时候,父亲出去打工,一个女人在家,不仅要操持家里面,还要自己犁田,自己挑粪等等苦力男人做的苦力重力活,也有和父亲一起出去打工做苦力重力活等等这些。然而,他们的生活依旧很艰辛,我读小学时候,经常欠学费。我现在思考,他们这么勤劳,生活却过得艰辛,付出和收获远远没有成正比。我觉得是他们思维固化,不愿意接受或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他们只是愿意单纯重复自己熟悉东西,不愿意思考怎么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或者改变下做事情的思路。例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种玉米还是大米、或者其他经济作物。他们只知道重复着老一辈,种大米种大米。觉得只有中大米才得有吃。随着社会发展,他们就开始慢慢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尤其是城里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从父母亲身上,我自己时常提醒自己要学习新东西、接受新事物,保持学习劲头,不要让自己落后,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我常常也跟他们说起,她们现在也意识到是这样,想去改变,想去学习。但是,我们明显发现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拿我老妈做车。我教她栓安全带,我跟她讲了好多次,她还是忘记怎么栓。最幽默的是她自己拉过来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让我哭笑不得。我说你这样栓安全带也不舒服哇。现在出去,我现在干脆直接帮她栓得了,这样她本来就讨厌做车心情可能会好些。好吧。改变向来都是说得轻松,做起来有多难,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人生苦短,有些改变,如果自己做起来不喜欢,那就不要勉强。一如我母亲一样,如果她不喜欢的改变,我们也不会强求她,让她率性而为吧。然后,对于学习新技能、对于认知思维、对于独立思考,不要落下。愿你能舒心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