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随记(18-2)—胡桃夹子
昨天上午胃口不舒服,倒时差,女儿问我能不能去看晚上的芭蕾舞剧,我坚持去了,因为是《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是俄罗斯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名作,其中许多音乐曲段耳熟能详,但一直没有机会欣赏舞剧,这个遗憾昨晚补上了。
表演者们是一所业余舞蹈学校的中小学生,免费演出,让我受宠若惊。十一年前在彼得堡看世界一流的《天鹅湖》,我咬着牙一狠心掏了五百元,陶醉之后,每每想起票价,心里隐隐作痛。
幕启之后,我惊呆了!业余芭蕾尚且如此,那么,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上海人谭元元为首席舞蹈的旧金山芭蕾舞团又当如何?芭蕾舞的专业术语我不懂,无法形容他们美到什么程度,直叙一个情节即可表述。森林雪景中仙子们翩然起舞那一段,我泪流满面。我这个人就这毛病,泪点低,悲伤,美极,都可以触动。当年我站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像前,那眼泪一把一把的。
朋友发来微信称,太原市老三届新年联欢会在即,他们有个弦乐四重奏参演,我心揪了一下,担心现场的环境气氛能不能符合?昨晚的演出,我特别留心了一下,静的落针有声。只在一段舞蹈结束,乐停舞凝,台下才爆出掌声。全场自始至终,没有打手机和拍照录像的,唯一偷偷录像的是我,因为我实在忍不住要让朋友们看看听听人家观众的素质。
最可表现观众素质,需要大书特书一下的是,演员和观众如何处理故障?王子独舞出场,突然止步,台下观众瞬间有低声,气氛短暂不安。女儿压低声音告我,音乐放错了。我立刻明白,没有乐队,是电脑伴奏音乐,想必是操作人员点错了播放顺序,发现后立刻按了暂停,一时切换不到位。我傻了眼。王子优雅转身,退回舞台出处,摆出初始姿势等待,天衣无缝。乐起,王子起舞,美轮美奂,一曲终了,全场喝彩。其间,没有一个起哄喝倒彩的。我长出一口气。
我担心外孙女坚持不下来,几次侧目而视,她坐在女婿膝上聚精会神,不时双手轻轻模仿比划,我为她的投入欣慰。
和《天鹅湖》及许多芭蕾舞一样,《胡桃夹子》剧情中也有各类风情舞蹈荟萃。就像《红色娘子军》中“娘子军操练”和“军民一家亲”那几幕就是这样。文革第五年(1971年),苏联的《真理报》抑或《消息报》发表评论文章,贬损我们的《娘子军》“把残酷的战争表现成欢乐的节日”,我们的《人民日报》反唇相讥,说他们忘记了伟大导师列宁的论述“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盛大节日”,十足的修正主义。突然想起这桩嘴仗,不禁哑然失笑。苏联人也真是,柴可夫斯基的同胞居然不懂芭蕾舞的特点?翻了脸就不管不顾了。所幸我们同胞健忘或不计前嫌。
一阵有中国元素的音乐把我从回忆拉回舞台,剧中那段中国茶舞开始了,柴可夫斯基用短笛模拟竹笛,弦乐拨弦模拟琵琶,在此旋律中,身着明朝服饰的姑娘轻移莲步,翩然起舞,华彩动作还出现了空翻,倒踢紫金冠,这些中国戏曲典型动作。这段舞的演员都是华人孩子,我当时想,亚裔骨密度低,肌肉张力恰当,表现柔美的舞姿肯定优于白人黑人。她们定格后,我带头拼力鼓掌,又觉得失态,回头看看后排反应,反应非常友好,老美们理解他乡遇故知的感受。
《胡桃夹子》剧情是圣诞节发生的故事,所以业余舞蹈学校在这个时候上演。演完散场,我才注意到,这是在旧金山海湾对面的一个山顶,剧场属摩门教教堂,这个教会也信奉基督,但有很大不同,有些主张是现代化社会不认同的。他们很富有,免费提供演出剧场不是个事儿。
2018,12,15
网友评论